Feature Image

愛在瘟疫蔓延時,在瘟疫裡還是母愛最偉大。

許多家長堅持將子女送英國,這幾天收到許多母親家長的短訊。瘟疫期間,去倫敦的機票很便宜。

去英國留學,年齡越小,送去寄宿的一刻越像生離死別。孩子只有九歲,第一次離開香港,離開父母,家長在直覺上總感到英國的寄宿學校傳播武肺病痛據說完全不設防,於是親自將孩子送到彼邦。

這下子就好像將子女送上戰場,總覺得離開寄宿學校的大門,回頭再看,是今生最後一面。

更多文章:移居英國點安排?第二代寄宿優先 第一代居住地點其次

太多家長小時候讀過朱自清的「背影」,受到某種大中華倫理文化思想的渲染,總覺得親自送子女進學校,離開,孩子會依依不捨地在校外送別自己的背影。

最近遇到一對「心碎」的父母。當他們送了年幼的女兒進入英國中部的一家寄宿學校,三父女擁抱,哭成淚人,社監笑咪咪地看著,告訴他們:請離開吧,已經超過了告別時間,孩子會接受 House Roll Call,參加學校第一個節目。

更多文章:【海外升學】BNO放寬移居英國知多啲!倫敦睇樓小通識

父母將女兒越摟越緊。那一刻像進赤柱監獄探監:獄率通知只有半小時,而隔著一重玻璃,親人與囚犯的交談已經到了第二十九分半鐘。

寄宿學校的社監對此見怪不怪,他們早有經驗。當其他國籍包括英國本土的學生,快快活活與家長早說過再見,香港和中國父母總是最依依不捨的一群。

寄宿學校校長私下問:為甚麼亞洲,尤其是華人的父母,覺得親送子女第一次進寄宿學校有如送羊入虎口一樣?校長帶點英式幽默:我們不是老虎,可能亞洲的母親才是。

我苦笑回答:其實母老虎的母愛比人還更深切。

一對香港父母上星期送年幼的女兒去英國。

香港飛倫敦的一程,母親不斷揩抹淚水,父親看著窗外的雲天,表情肅殺,而小女兒天真無邪地全程玩機艙座位的電腦遊戲。

送抵學校,女兒看見周圍的環境:藍色的天空,翠綠的草地,像兒童童話故事書插圖 的小屋和煙𠧧,露出在香港出生以來父母從未見過的笑容。

然而父母似仍活在成年人的苦情電影裡,自此與小女兒的世界分道揚鑣。

更多文章:【我有移問】曾掙扎要否「放棄」香港 港媽為2女成長堅決移居英國

親自帶小女兒走進宿舍,出示她的床位和小書桌,小女兒跳上床,再充滿好寄地走近書桌,拉開抽屜,不斷撫摸光滑的桌面,問媽媽:「嘩,這一切真的屬於我的嗎?」

母親看到這樣,一把摟抱在懷。香港的病毒、國安法、動亂、國民教育,腦海中充斥一連串負能量的符號,想到香港這個罪惡的地方,逼使兩代人提早骨肉分離,真想嚎啕大哭。

然後媽咪叫女兒:「答應我,一小時後當爹吔媽咪上了火車,快用宿舍裡的WiFi接通與我們視像通話。」女兒勉強答應。

然後舍監將家長近乎驅趕送出學校。兩夫婦上了火車,找不到車站的WiFi。眼見一小時快到了,父親說:不要理那麼多了,開著數據漫遊。

終於接通了FaceTime,響了三分鐘,女兒才來接聽。

才分別一小時,母親已經感到像一個月那麼長。當FaceTime的熒幕出現了女兒的面孔,母親喜極再泣問:「怎麼樣?習慣了嗎?剛做過什麼?」

女兒說:「媽媽,不要打電話給我了,這個地方我好喜歡。」母親那樣肯讓女兒收線,喋喋不休提醒,毛衣在行李箱裡快拿出來,半打杯麵收好在床下底,還有英文如果追不上,覺得聽課困難,快打電話回家,我們會將校長說叫校方安排特別補習。

更多文章:【海外升學】英國高考放榜 不甘成績被低估有何辦法?

小女孩在那邊滿口答應。當母親還在滔滔不絕時,小女兒說:「媽媽,我的朋友在門外叫我了。」

朋友?一小時就有了新朋友?不等母親提醒「不要接受鬼仔的約會」,FaceTime的影像不見了,她匆匆關了機。剩下父母在電話這一端,女兒被大英帝國的神燈忽然收進燈裏去了,父母想將手機緊緊額在手裏,擦了又擦,希望女兒像神燈裏的那個巨人再次出現,但是女兒一早化為一縷鑽進燈裏的青煙。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