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Image

20160831_science01

午飯哲學家孖J上次問我,番茄汁裡的橙色點點為甚麼不沉底(按此閱讀)。孩子提出問題,老師當然不會草草敷衍了事。為了滿足孩子的好奇心,我們一起做了個實驗。這次實驗的材料,在家中也能找到。

 

20160831_science05

這就是傳說中的午飯哲學家孖J。

 

不同的液體有不同的密度,當我們把不同密度的液體注入同一個容器內,密度較高的會沉底,密度低的會浮面。

20160831_science03

 

我們先找來一個長而窄的容器,由密度最高的蜜糖開始,用漏斗慢慢注入,盡量不讓蜜糖流到容器內壁,以免影響外觀。蜜糖很稠,流入容器的速度很慢,此時,我們可先叫孩子看看蜜糖慢慢流下的形態,問問他們這跟我們平時倒水時的分別。

 

之後是平時吃西多士用的楓糖漿,倒入容器之前,又要問問孩子,叫他們想想把糖漿加入後,會發生甚麼事,兩種液體會混在一起嗎?倒入時,也要留意一下糖漿流入的速度,跟蜜糖有甚麼分別。

 

我們也找來顏色不同的車厘糖漿,加入之後,三種顏色分明,孩子都嚷著說那是德國國旗。其次是牛奶、洗潔精和油。就這樣,孩子清楚見到六種液體在他們眼前形成六層層次分明的色彩。

20160831_science07

 

之後,老師先把油注入試管,再注入糖漿,糖漿馬上穿過油沉到最底,最後加上蜜糖和洗潔精,證明這些不同的層次,不是「先到先得」而來的後果,而是液體的不同密度所致。

 

老師示範過後,孩子可以自己試試,把油先注入容器,再注入水,看看又會發生甚麼事。之後,我們蓋上瓶蓋,孩子大力把油和水搖勻,再觀察被混和的水和油怎樣再變得層次分明。孩子可以自己落手落腳參與,自然更上心。

20160831_science04

 

孩子在實驗中獲益良多,當然要好慶功,於是,我們把香蕉汁和車厘子汁混成德國特飲KiBa (Kirsch-Banane-Saft 車厘子-香蕉-汁)。這次實驗,就在祝酒儀式中結束。

20160831_science02

 

相關閱讀:

【港人德國教學記】別打斷哲學家的思考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