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前全家出發去旅行,在機場禁區看見最多的是學生。這裡一團那裡一團,飛往世界各地。這種交流團,在我讀書的年代是罕有的,最常見的是跟一個學英語的團體到海外學習十數天,但那個年代身邊參加的朋友很少。
我除了回鄉探親外,第一次乘飛機旅行其實是大學時代。之前十多年的讀書生涯,沒有出外的機會,對我來說並沒有甚麼損失。我還是可以從書本及旅遊節目認識其他國家的風土人情,至於學習英語,我覺得在學校上課時認真已經非常足夠,能出國實習只是再錦上添花而已。
現在的學生參加交流團的機會很多,如果願意,暑假時總有一、兩團可以參加。其實教育能夠與時並進是很好的事,現在交通酒店等等安排比以前方便廉宜,學生能有機會跟老師到海外作專題學習是不錯的事,既深刻亦能把學習過的知識應用起來。但如果是為去而去,純粹為學校宣傳,就可免則免了。
例如去年有一間幼稚園舉辦海外考察團,每位數萬元的團費,網上很多人輿論著,說那麼小的學生根本不需要參加甚麼海外交流團,團費昂貴苦了家長,也間接標籤了沒有能力付團費的學生。其實幼稚園還是可以舉辦交流考察團的,例如去參觀本地農場、文物徑甚至探訪其他學校,先讓小朋友認識他生活的環境,應該比乘搭飛機的旅程更實惠、有意思及容易讓家長接受。
最近我校三位學生出發前往英國,到當地走訪不同的足球學校及球會。這個交流團由寫計劃書到行程,全由這三名學生策劃,然後被某團體選中資助他們成行。這幾天每天在社交網站看到他們的消息,看到他們竟然能跟球會的負責人傾談球會的運作,甚至可以在英國街頭跟當地年青人踢一場比賽,感覺他們因此計劃而成長了不少。交流團就當如此,讓學生學到課室以外不一樣的事,看到普通旅行不會看到的東西,會有特別的體會,否則不如參加旅行團會更便宜更輕鬆。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