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鄉隨俗”,任何人前往外地旅遊,需要預先認識當地的風土人情和習慣,避免發生誤會或出錯以致打擾了旅行的雅興。更何況是十幾歲的學子隻身遠赴重洋,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去獨立上學生活幾年呢?若果父母本身未有留學的經驗,又沒有在孩子要去的地方長住過,除了蒐集資料及四處尋訪外,還可以做什麼呢?這篇文章講述兩樣很重要,更有價值的事情,父母一定要準備,並且早早就要幫助孩子,叫他們無論身在何處,籍此基礎學曉應付文化上的差異,終生受益。這就是其餘兩個父母的準備101課程: 父母怎樣及早培育孩子的內在品格及向外溝通行為,這是在異地生活對人對己所必需有的成功能力和習慣。
孩子品格操練101
一般華人社會在人與人的維繫上比較着重關係和感情,父母對於子女再加上一層濃烈的關注和不可切割的親情。因此在生活和成長的照顧上,孩子便得到父母無條件的哺育和供應。但在西方的社會文化中,人與人之間的結構則比較著重自己及對方的機會和權利。家庭背景當然有影響,但個人的獨立自理能力和進取精神顯得更為重要。因此,孩子若計劃到歐美的地方升學,父母要及早準備培養孩子「負責任」(Responsibility) 和「有自信」(Confidence) 這兩項至為重要的品格了。
父母要清楚知道,一個人的品格(Character) 並不等同於性格(Personality)。舉個例子,內向(Introvert) 型或外向(Extrovert) 型是性格。忠誠 (Faithfulness) 卻是一個品格。因此,內向或外向型的人同樣都可以擁有忠誠的品格。品格是可以及需要培養的。培養塑造孩子的品格應該由兒童開始,而父母家長便自然成為孩子品格塑造的啟蒙導師了。那為什麼計劃前往外地升學的孩子特別需要有負責任和有自信這兩項品格呢? 因特別在歐美的地方,能夠對自己的生活起居、學業進度和人生目標負上責任的學生,才會受到同學和老師的尊重和欣賞。而有信心去自己解決問題、勇於與別人溝通和合作、領導團隊達成任務的青年,會更加得到別人給予機會和器重。
所以,父母便要由孩子幼小時候開始,教導及幫助他們處理自己的事情或甚至分擔家務,不要事事倚靠別人(或家傭)。小學年齡的孩子可以負責自己整理床舖,食完飯把自己的碗筷移到洗盤裏,在大人的監管下把骯髒衣服本放進洗衣機內(這些都是孩子將來獨個兒在外地生活要自己處理的事情)。父母不要鄙吝稱讚能夠完成小任務的孩子;一時間孩子未能完成任務,便要重新安排調整,但不要輕易加以援手,以致孩子養成倚賴的不良品格習慣。
孩子在小的事情上完成任務,得到身邊的人讚賞,小小的自信心便開始形成。自信心的增長是一個連鎖的循環反應,有了便會再增多; 沒有增加的,再遇挫折,便可能連僅有的也會減退或消失。所以,在培養孩子自信心的過程中,父母不要過分顯示自己的威權,就算孩子在某個任務上遭受挫折或未能完成,一定要避免於別人面前責罵孩子,使孩子的自信心受創。一個有責任感和自信心的年青人,發放著猶如燦爛陽光的吸引力,在內在外都令父母感到自豪。
孩子學校溝通101
在歐美等國家裡,社會體制的設計使每個人要為自己說話和爭取自身的權利。這樣市民從小就被訓練表達自己的需要和意願,不用別人去猜測或代言。就算父母每次和小孩子到快餐店用膳,都首先詢問孩子想吃什麼或讓孩子自己告訴店員,不會代孩子決定一切的。因此,在歐美的課堂內,老師教授課題後會詢問學生是否有問題,於是大部分的本地同學便會舉手發問和表達;或者老師要求學生分組討論,同學都踴躍參與。但筆者在美國教授大學的日子裏,多發現華人子弟因為較慎言被動或沒有信心參與,沉默於一旁。相信在千里外的父母,都不會願意看見自己的子女,在課室內扮演一言不發的聴衆,錯過了在課堂與外國同學和老師互動、問答、討論、學習的機會。我們當然明白,不是所有人的語言/外語能力一開始就都流利順暢,但若只要有信心嘗試和得到指導,便會慢慢改善。凡事都有方法的,還在家的時候,父母要嘗試舉行家庭會議,幫助及讓子女參與討論,鼓勵輪流發言,甚至表達不同的意見,還可以讓孩子擔當主持,用理性和邏輯去評估意見。
除此以外,溝通不限於使用嘴巴,還涉及身體語言。有歐美老師曾經著書講及亞洲學生與老師對話的時候,沒有用眼睛對望,致令老師不滿,覺得學生對老師有所隱瞞。 其實這種被誤會的例子,經常發生。正如在這文章起初所提及,成功的溝通方式關𨫡在於對文化差異的學習和掌握。多看看外國的電視電影,跟著與本地或網上的外籍朋友對證,討論,是增廣知識技巧的好方法。
請記住,父母永遠都是子女的第一個老師和榜樣。雖然出國升學的是孩子,但父母的準備和計劃在孩子還未曾出國的好幾年前便要開始進行。凡成功美滿的事情, 都要準備及付出代價,有那一位父母不願為自己子女的前程籌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