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Image


作為家長,擔心孩子的學業也是正常是。只是每當是決定性關頭時,就算平日是從容不迫的你,可能也會緊張起來。

 

回想那些年,就是女兒到幼兒園面試的那幾天,就是因為怕她的表現不理想,就不停為她預習面試時的情況。當時孩子還是幼小,就是不知道父母為甚麼同一個問題也問數十篇;由認字母和數字,到說出圖片的內容,還有訓練一些手肌和協調的動作,還有她的特殊技能等等.......總之,要為她作好預備迎戰。

 

但回看結果,究竟有多少間學校,真正能解說他們如何在十數分鐘來評估我們的孩子呢?

 

到了小學的入學面試,又是另一個關口。幼兒園的考試測驗, 大都以較生活和日常的學習的認知為基礎,就算不是資優生,孩子的在未有預備的情況下,大部份都能應付幼兒園的考評。但小學的入學基準,跟本就是起跑線的分水嶺,所以很多的父母都會為孩子報讀甚麼「面試班」,也為他們報讀無數的興趣班,還有那些學術上的增潤課程,就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決心。

 

但論到成本效益等問題,是否付出與回報相均稱,相信就看結果的那刻,家長們自然心裡有數。或者,可能有些已有數間學校的學位在手,但有些仍是在等候人家手中漏出來的那刻,還有要經統一派位才知結果的家長們,那種心裡壓力, 跟本就是「皇帝不急」,勞心勞力的只有家長們。

 

到了小學階段,還未可鬆一口氣。當你以為TSA就只有小三才會評核時,但學校早已為你安排了三年的適應。可能他們都表示不用操練便可有所成,家長們都總不想自己的孩子在名校也落後於人前,之後又鞭策自己和孩子,有功課的時候做功課,每天的課後溫習,補習來鞏固學習和提高學習程度,那種種手段,都是為著不想在「被評估」時在不在「上游」之列。

 

但如果作為家長們放手的話,孩子的成績真的是一落千丈嗎?!

 

有很多的父母相信的不敢嘗試。有的理由是孩子不自律;有的又因為怕孩子不知如何處理學習困難,因此需從旁為孩子伴讀;又有的會認為今日的教育制度不由得家長放手。但試問除了日常的學習上的認知部份以外,記憶力培訓,還有數理邏輯的操練,其他有實際的加化必要嗎?!可能有些家長還會以為每天的溫習就等如加強以上能力,但遊戲中學習也是其中可提高這些能力的訓練。可能我們需動動腦,重新為孩子計劃學習方法。

 

若然能做到以上的要項,相信以後的考試,再不會是為「家長的考試」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