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Image

20160728_summer

放暑假前,學校陸續收到不同出版社的暑期作業樣本。打開一看,所有內容都有共通點,就是做、做、做和做。中英數常各有十多個練習,合共約有數十個練習,一個練習做一天,剛好填滿學生的每一個暑假天。

 

做暑期作業背後的目的和意義是甚麼?結業禮時曾聽過這樣的說話:「學生在放暑假時仍需如平日一樣進行恒常的學習,每天都要關注自己的學業。因此,在漫長的暑假中,大家要完成暑期作業。作業買回來是要讓大家溫故知新,重溫今年所學。」

 

聽到這番說話,我腦海馬上浮現兩個問題:(一)重溫過去一學年所學的知識,一定要從完成暑期作業來實踐嗎?(二)學生完成了一本最少80多頁的暑期作業,在九月份上學時交予班主任,老師們會否批改?若學生做錯了又會否跟進?上述第二個問題,本人相信老師、學生和家長都知道答案。日後若有機會本人再跟各位探討。

 

回應第一題,如果學生放暑假都如上學日般不停地進行刻板的「學習」生活,那麼讓學生放假的主要目的是甚麼?為何還要放這一個特長的暑假呢?

 

「學習」,究竟是怎麼的一回事呢?在資訊科技發達的年代,「學習」根本就是隨時隨地及隨意的。當我們見到任何新奇有趣的東西,都會主動去了解它和認識它,這樣的才是有意義的學習,這樣才是真正的「自主學習」。反之,要求學生每天都要花上數小時在家中做暑期作業,那麼學生們放暑假來幹麼?

 

暑假不做暑期作業,學校其實可否安排一些有意義或有趣味的暑期功課呢?例如:學生與家人到了外地或本地旅遊,請他們用兩三分鐘跟向同學分享所見所聞,這樣可以嗎?或者設定一個主題,如:「暑假的快樂片段」,鼓勵學生以任何形式提交及報告,這樣可以嗎?假如有學生整個暑假都只顧著打遊戲機,他也可以交一份打機攻略作暑期功課,這樣可以嗎?

 

暑假,目的讓學生可以離開平日的班房,走進他們按自己的意願揀選的學習領域,為何身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仍要為他們硬性安排那本厚厚的暑期作業呢?現今學習壓力重重,我們為何不為學生作出改變,給予他們一個愉快的假期?改變不一定是變好的,但死守固有想法的人一定會走不出傳統的枷鎖。也許,我們是時候重新檢視及思考,那些因襲已久及不明不白的常規了。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