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Image

Homekids

社工爸媽覺得大部分SEN(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是後天造成的,而部分先天的SEN學生是後天可以大大改善的。

兒子半歲時,因每晚醒十幾廿次的睡眠問題,於是社工爸媽為兒子安排「皮紋檢測」,理論指出指紋、手掌紋和腳掌紋能夠反映十個大腦區域,報告結果說明兒子情緒和感官較為敏感,可能是導致睡眠問題的原因,另外想不到的是,報告也說明兒子有言語障礙。

或許因為是社工,一向知道每個孩子的強弱項都不同,社工爸媽不但沒有擔心,反而係更清晰知道要多留意兒子的言語發展。的確,兒子真的較遲才開始說話,年紀越細時越不喜歡說話。社工爸媽一入行就開始服務SEN學生,過往知道關於提升語言能力的,主要是言語治療的訓練、坐定定的訓練。

後來,社工爸媽接觸更多外國的教育方法,發現很重要的一個理論,原來7歲以下有足夠的身體活動,對言語能力有非常直接的關係,當身體活動時,例如:跑、爬、搖、動手做等等等等,大腦網絡就會有效率地建構,對言語能力有重要的影響。

社工爸媽這套教育理念最貼合不過,於是沒有刻意做以前訓練學生說話的方法,例如:模仿說話,反而是由兒子識行開始,就每天帶他到遊樂場/公園/運動場/沙灘等戶外地方玩耍。一直到今天6歲,每天在戶外的時間平均2-6小時,早上一次,下午一次,時間長短都會視乎兒子當天的意願,兒子5歲時,有段時間會逗留在遊樂場4-5小時先玩得夠,我們會為他準備足夠的食物和水。

相信大家都會聽過玩耍對幼童的重要性,小朋友「玩」,就等於大人「工作」那麼重要,小時玩得好、玩得夠,大時工作會投入、會專注,工作表現自然好。

每當見到小朋友想在戶外玩耍而被罵時,更有些是狠狠地被罵、甚至打幾下,我們都感到很心痛,小朋友玩耍是一種「本能需要」,就像要吃、要睡那麼重要,吃和睡是「身體需要」,而玩除了是身體需要外(少在戶外玩的孩子一般身體較弱易病),也是「精神和情緒需要」,非常重要。有些理論指小時候玩樂時間不足,長大後有機會衍生一些問題,例如我遇過一些個案的爸爸,他的家中放滿了過千個的模型公仔,當然可以說是一種嗜好,但也可以反映他的童年過得不好,結果個案的媽媽說丈夫小時候很窮,無玩具兼玩唔夠,長大有經濟能力後就補償自己童年的缺失,但有些缺失如果沒有正視或找輔導員幫忙的話,買了那麼多模型公仔也於事無補。

當一個大人工作辛苦了,想放工去睇場戲、約朋友食下飯、或去一次旅行,大家覺得天經地義,是一種正常的需要,但小朋友想去戶外玩耍卻變得奢侈,每天上學、放學、補習、溫習、做功課,很多家長聽了社工媽媽的講座,都表示無能為力,時間表每天都滿,選擇犧牲戶外玩耍時間在所難免。但有少數家長很努力,會給孩子每天半小時戶外玩耍時間,雖然唔夠,但總比沒有好。

香港很多孩子在發展時期沒有足夠的身體及戶外活動,所以社工爸媽深深覺得大部份SEN學生是後天造成的。而過了7歲之後,大腦網絡已建構得七七八八,所以7歲前是超級黃金期,而除了戶外活動,睡前故事及家長的教育態度和手法也當然是重點。

話說回來,兒子的說話能力在非常充足的戶外活動、自由玩耍之下,發展得很不錯!他連很深入的情感也能表達,並且很詳細,看看影片聽聽他介紹自己的雪花片砌出來的作品,不會想到他是言語障礙的小朋友呢!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