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Image

上一篇文章【一個人的生活,我能應付嘛?】,談到首次隻身赴洋的學生們如何可以更快的適應和融入新環境。

這篇就談談作為父母的,該怎樣面對子女離開自己身邊,獨自生活的擔憂和不安。

子女出國留學,好可能就是父母第一次要和子女長時間分離。很多時候父母會比孩子更不捨,心肝寶貝將不在身邊,那種牽腸掛肚的心情真的只有為人父母的才能體會。

從小到大都被照顧得無微不至的小朋友,究竟怎能夠應付獨個兒的生活呢?和同學相處融洽嗎?有被人欺負嗎?伙食有沒有足夠的營養呢?天氣冷,宿舍暖氣系統完善嗎?有穿夠衣服嗎?成千上萬的問題湧上心頭加上無盡的掛念,真的辛苦了爸媽。我雖還未屬於爸爸級人馬,但看見身邊的爸媽們,也有點感同身受。出國的年紀越小,那種掛心便越大。

更多文章:【海外升學】你心目中的法國人是這樣嗎?

各位家長真的可以放心,由我讀書的年代開始直到今天,我從來沒有聽說有任何出國留學的學生會覺得痛苦,承受不了的,在到步的最初期感到孤單倒是會有,但幾個月之後,待他們建立了自己的朋友圈子後,他們很有可能會樂不思蜀呢。

先講講中學生,以往到外國讀中學的,大部分是因為舉家移民,有家人陪伴。但近年家長都紛紛把孩子送到海外的中學,當中除了熱門的英美澳加,還包括一些東南亞的國家,如泰國,馬來西亞。這也是無可厚非,香港的教育制度下,學生們要像倒模出來的機械人般,壓力非比尋常,而且除了學術以外,其他方面的才幹都不被重視,嚴重缺乏適當的培育與發展,所以如果能在海外讀中學是一件很好的事,他們普遍著重平衡發展。

更多文章:想學外語,選哪一個才好呢?

中學生都是以寄宿為主,所以食和住的方面,家長已不需要擔心,雖然飯堂的食物不一定好吃,不過就應該是健康的。另外一般寄宿都會有宿舍的守則要遵守,如關燈時間,打掃,清潔,餐具收拾等等,在這種環境下,相信孩子們都會變得自律。

唯一需要關心子女多一點的是他們的社交。如果是亞洲人較多的學校,認識朋友也會相對較容易。亞洲人少的學校,即使語言上無障礙,但基於較大的文化差異,要融入他們的圈子相對會較花時間。

更多文章:【海外升學】讓子女脫離填鴨式教育?比香港更便宜的高等教育

之前提到,外國的中學除了學術外,也十分著重其他方面的發展,如藝術,運動等,所以課外活動的種類繁多,而且都是讓學生自由參與,建議家長鼓勵子女多積極參與不同的活動,一來可發掘自己的興趣,二來課外活動沒有課堂般的壓力,在玩樂時結交朋友會容易得多。

太被動的話就等於自己孤立自己,待別人都已有固定的圈子時,要融入就難上加難了,到時可能會感到被排斥,歧視。歧視是確實的存在,但這往往是相輔相成的。

更多文章:【巴黎留學】法國讓人又愛又恨,全因法國人這5項特質?

多些關心子女,鼓勵他們嘗試新事物,踏出安舒區,這樣絕對能幫助他們適應新生活,我相信他們定能在探索,發掘新環境這過程中同時亦不斷自我發現,建立自信。

至於大學生,更加不用過分擔心,他們都已不再是小朋友了,即使和爸媽同住,他們也已開始有自己的世界。父母需要的是對子女的信任,信任他們有解決問題,辨別是非的能力。同時也要得到他們的信任,令他們縱然身在外地,也會樂於與你們分享所見所聞,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心中的感受,以朋友的形式相處,會令關係更進深。

更多文章:與法國人好好相處不是夢

此外,可多留意子女所處當地的時事新聞,這樣既可知道他們當時面對的情況,表達關心,亦可令你們之間有更多話題,從交流中知道他們的想法,以及啟發他們對事件不同角度的想法。說不定到最後是他們啟發了你們呢。

最後無論是中學生或大學生,都不要因為出於關心而向孩子施加了有形或無形的壓力,每天都像要追查他們的行蹤一般,不管什麼情況都要他們跟你們FaceTime ,要他們向你們報告讀書成績等等,萬一引起他們的抗拒,絕對會帶來反效果,令你們有隔膜。

各位家長,留學生,你們又有些什麼體會呢?歡迎和大家交流一下。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