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Image

學校進行編程教育,不是為了培育學生成為程式編寫員,而是推動他們將編程概念應用到不同學科和生活情境,建立解難的信心。有別於傳統的授課模式,老師透過運算思維課堂,可以鼓勵學生擺脫被動學習,主動提出問題並加以解釋。家長的角色又可以發揮甚麼作用,激發子女的數碼創意?

浸信會天虹小學副校長劉利早於2013年負責帶領校內的編程教學, 他指當時教學方向着重編程技巧,偏重帶領學生依照成品一步步達至特定效果,例如加入聲效、按鍵等。但自從透過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策劃及捐助的CoolThink@JC學習教學法後,了解到教師的角色應作為引導者,引導學生思考程式背後的邏輯。「如果一直停留喺以前機械式嘅教學方法只會走入困局,因為科技同程式會不斷更新,幾年後新版本的操作模式已大不相同,所以理解科技背後的邏輯更重要。」劉副校認為,只有培育學生構建邏輯思維,訓練其解難能力才令他們終身受用。

浸信會天虹小學副校長劉利認為教師的角色應是一個引導者。

劉利副校長認為培育學生構建邏輯思維才能令他們終身受用。

將編程概念融入日常生活

保良局王賜豪(田心谷)小學老師何嘉雯原本教授英文,對編程一無所知,偶然下進修電腦編程,發現相關概念對學生應對日常生活中不同的難題有莫大幫助。她以煮即食麵為例,每個步驟都有先後次序,應對編程中的「序列」(Sequences),學生從中學習做事要循序漸進,因為跳過步驟可能影響最終結果。亦可運用「同步」(Parallelism)方法,在煲水的同時拆開調味料;下次烹調同類食品「重用及整合」(Reuse and Remix)上述步驟。Ms Ho認為家長可活用日常生活的例子,與子女討論當中隱含的運算思維概念。

原本教授英語的保良局王賜豪(田心谷)小學老師何嘉雯進修電腦編程後,於校內積極推動運算思維教育。

要提升學生學習運算思維的動機,何嘉雯老師認為最重要是將問題交還學生思考。

課堂上何嘉雯老師會將編程的概念融入日常生活。

「要訓練學生自主學習運算思維,最緊要係將問題交返畀佢哋。」她曾指導兩班五、六年級生自學軟件Speech Recognizer,課堂上她只說明學習目標、搜尋的途徑、素材的位置等,學生便自行上網尋找教學影片和資料,部分人於短時間內已學會簡單操作程式,有學生回家後甚至繼續學習,學習動機大大提升。

家長放手讓孩子撞板 多帶子女擴闊眼界

天主教領島學校校長李安迪是 CoolThink@JC 計劃的先導者之一,曾於多間學校推動運算思維教學。他認為家長要提升子女的解難能力,首先要改變個人心態。「將生活慢落嚟,唔好怕小朋友做錯,畀佢撞下板,唔好怕煩而幫佢做晒所有嘢。」容讓子女有足夠時間和空間探索世界,理念就如外國流行的Messy Play,讓子女多作嘗試,原則是不要受傷。

天主教領島學校校長李安迪是 CoolThink@JC 計劃的先導者之一,於多間學校推動運算思維教學。

另一個要訣是擴闊子女的眼界,多帶子女外出「見下世面」,觀察社區存在的問題,建立同理心,嘗試引導他們思考助人解決問題的方法。李校長憶述,曾有學生觀察到疫情下長者仍要到公立醫院覆診,健康風險高,而且輪候時間長,長者容易錯過叫號,於是便設計一款「排隊App」,協助長者遙距取籌,並依據所需的步行路程計算出門時間,避免長者在醫院逗留太久。

李安迪校長認為家長應放手讓子女多作嘗試,不要怕他們撞板。

「賽馬會運算思維教育」計劃在過去五年已累積培訓超過400名教師,讓超過2萬名高小學生有系統地透過編程學習運算思維。有興趣參加計劃的學校可留意計劃網頁 coolthink.hk Facebook專頁 。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