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在外,小朋友不時會鬧情緒,到玩具店時扭買新玩具、到餐廳時不乖乖用餐、到公園玩時不願意離開,甚至在眾人面前大吵大鬧,這個時候媽媽不一定要出動獅吼功成為眾人的焦點,只需要冷靜應對,以下4個方法可以幫你化解尷尬,令小朋友乖乖冷靜。
1.了解孩子的想法
小朋友在公眾大吵大鬧,的確令家長很困擾和厭煩,但是與其阻止和責備他,倒不如讓他把情緒發洩出來。當小朋友鬧脾氣時,家長可以帶孩子到較少人的地方,例如商店的角落、洗手間等,鼓勵他說出自己的想法和心情,了解他情緒低落的原因,過程必須看着孩子的眼晴,或者抱抱他,讓他慢慢冷靜下來。
2.懲罰要堅定
要小朋友聽教聽話,家長就不可以講一套、做一套,亦不可以隨便心軟,當小朋友犯錯時,家長要遵守原則,如果你限制孩子要反省5分鐘、不可以食飯、不可以玩玩具等,說了就要做到,不可以因孩子看起來可憐或者扭計求撓就改變懲罰。久而久之,孩子就知道做錯時一定會受罰,自然會做好本份。
3.賞罰要分明
日常教育孩子時,父母要明確讓孩子知道甚麼是對,甚麼是錯,小朋友做得好時要給予獎勵,做錯時要懲罰,不論在家中還是在外都是一樣。當小朋友在街上發脾氣時,父母亦要保持冷戰,像在家中一樣應對小朋友的行動,例如停止吃飯,到小角落冷靜一下,不要在外嚴厲,在家寬鬆,否則只會令孩子無所適從。
【教育方程式】家長注意!提高小朋友上網安全意識?遠離網路性誘拐!
4.讓孩子承擔後果
當小朋友犯錯時,家長大多會幫忙善後,但其實更應該訓練小朋友為自己的過錯負責,如把食物掉到地上,或者不小心倒翻飲料時,要教導小朋友自行清理,並把弄濕的地方擦乾,如果在餐廳大吵大鬧騷擾其他食客,或者在公園玩耍時與別人出現爭執,都要自行承擔後果,向受影響的人道歉,讓他們知道做錯事後必須自行承擔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