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Image

 




候診室內,一個七歲的小男孩正在大發脾氣,抓起桌上的糖果亂扔一通。男孩的父親見狀氣得滿面通紅,不斷氣急敗壞地責罵他,可是男孩卻完全沒有理會,繼續大喊大叫。

 

我從診症室走出來一問,發現爭執的起因原來是小男孩一進來的時候,就看見旁邊的玩具架上有他最喜愛的恐龍玩具,但是他的父親堅持要他先看完醫生後再玩,最後便演變成一場「大戰」。我上前對男孩說:「小朋友,我的房間內也有一隻恐龍哦, 不如你和爸爸一起進來,我把它拿給你玩吧!」

 

「陳醫生,真的非常不好意思,我這孩子自小就很癡迷和恐龍有關的東西,他這個牛脾氣一來,誰都管不了他。」父親不停對我道歉。

 

「沒關係。」我微笑著把一隻恐龍玩偶拿給小男孩。

 

「這隻是劍龍!生活在侏儸紀晚期,一般長度約九公尺,高度約四公尺,腦容量和狗差不多……」小男孩接過玩偶後,滔滔不絕地說。

 

父親無奈地對我一笑,然後說起這次求診的原因。他說自己姓趙,今年56歲,和妻子在五年前離婚,現在獨力撫養謙仔。他留意到孩子自小已經有些與別不同,例如很遲才學會說話,性格非常固執,難以接受突如其來的改變,有時會變得脾氣暴躁或情緒失控。而學校的老師也觀察到他不太懂得和同學溝通、沒有眼神接觸、不理解別人的喜怒哀樂,亦很少和人分享自己的感受,所以在學校交不到朋友。

 

「語言發展遲緩、固執、不懂溝通、不理解別人的情緒,再加上對某種興趣極為投入……」我在腦海中組織著已知的線索,然後對趙先生說:「我認為謙仔很可能患有自閉症。」

 

趙先生緊皺著眉頭,沉聲道:「我老來得子,而謙仔的媽媽已經和我們斷絕來往了。醫生,最近幾年我的身體開始逐漸變差,也不知道還能照顧謙仔到什麼時候,請你幫幫忙,最起碼能讓他長大後可以自己照顧好自己,過正常人的生活……」說到這裡,他的聲音變得有點沙啞。

 

「自閉症的治療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因應個別情況可包括精神科醫生、心理學家、言語治療師、職業治療師等,以及學校和家長的合作,從而改善小孩子的溝通與社交技巧、情緒和行為。如果發現小朋友有其他問題或需要控制情緒時,醫生才會處方藥物。趙先生你放心吧,我們會幫謙仔的。」

 

我最近與謙仔和父親的會面剛好是在父親節後的星期一,過程中趙先生的心情顯得特別好,臨別時他笑著對我說:「陳醫生,你知道嗎?謙仔昨天第一次對我說父親節快樂!」

 

「這真是一件非常好的父親節禮物呢!」受到他的感染,我也跟著笑了起來。

 

謙仔看見我們笑得那麼開心,臉上第一次泛起了淺淺的微笑。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