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講到大B、細B、超大B、超細B呢字眼,相信真係只有現今父母先知道同明白,回想我哋讀書嗰個年代,其實邊有呢啲嘢架,最多咪淨係得留班呢個概念。
有時喺forum見到一眾「受影響」家長都係離不開討論緊呢個話題,好似會話:「只有11,12月父母先會體會面試個種無力感。」、「小朋友出生已經是福氣,姑勿論是什麼月份」、「攪到啲7、8、9月仲慘,企左喺中間」,令人反思唔通真係「造人」開始就要睇時間?同時都衍生其他問題,例如7、8、9月嘅小朋友到底會唔會因為咁變成輸蝕啲呢?然而其實好多家長即使接受咗小朋友做「超大B」,都半帶無奈,字裡行間總係有種「有頭髮邊個想做癩痢 」嘅感覺......
或者世界、玩法都真係唔同咗,不過以上問題,相信根本唔會有答案,只有選擇邊條路令小朋友同家長最舒服,都有人會話唔好神格化超大B,因為一般而言,大細B嘅差距去到K2就會開始逐漸收窄,所以係咪會對升小有好大影響?就要家長自行決定喇!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