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Image


讀小學時還有上下午校之分,下午放學回家已經六時了,吃完飯開始做功課,有時還要溫習隔天的默書,基本上沒有什麼娛樂就到了睡覺時間。

 

那時的功課以抄寫為主,印象最深的是中文詞語及英文抄書,動輒要抄十多行,長假期前夕,老師更會一口氣給個十多個詞語,以每個抄二行計,起碼要抄三十行。英文抄書也不遜色,每次要抄整整一段,有時還要抄兩三次,每天做完功課,右手邊都沾滿碳漬,漆黑一片的。直到升上中學,才減輕了功課量,有時間做點學習以外的事情。

 

現在回頭看,當年的抄寫似乎沒有培養出紮實的學術根基,或者做更高學問時應有的思考方法。頂多只是培養出堅毅不放棄的精神,在面對沉重功課量時仍然會徹底完成,從沒有欠過功課。

 

究竟功課是不是學習過程中必要的一環?我覺得前提是師生之間、家校之間互相信任,沒有人把功課綑綁學生的一種手段,也沒有人會以功課量去衡量老師工作的質素。記得早年學校並沒有規定老師應給予多少功課,老師各自按學生及課程需要決定佈置什麼功課。後來漸漸有家長投訴子女功課太少,其實是子女回家後沒有完成應做的功課,家長看在眼裏以為學校沒有佈置功課。也有家長不喜歡子女做功課以外的事,所以向學校要求增加功課,於是學校要求老師每星期要給予多少時數的功課。老實說,哪有那麼多「高思維訓練」的功課,結果功課流於抄抄寫寫,以填充足夠的功課時數。

 

我想面對這種情況的學校不只一兩間,無論是什麼學歷的家長,功課量都影響他們對子女學習的安全感,甚至覺得大量的操練才會訓練出優秀的人。在一層壓一層的惡性循環之下,前線老師及學生成為了大輸家。

 

又到新學年,接連收到朋友的訴苦,並奉上幾張學校家課欄的「盛況」:一個周末就有十多樣功課。其中一位朋友告訴我,兒子完全不能享受升上小一的時光,短短個半月的時間已出現哭鬧及不願上課的問題。跟同班家長討論功課量,竟然被一兩個家長批評「食得鹹魚抵得渴」,認為入讀與否是朋友自己選擇的,他日要考上band 1中學,大量的功課是應該的。有如此「不懂事」又「不爭氣」的功課奴家長,我們還怎樣在功課海中掙扎求存呢?

 

在各界對學生功課量的討論漸大之時,當權者又要不要研究一下應否規管學生功課量呢?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