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身為一位父親,深深的感受到「學得快不等如學得好」這個道理,亦可以說是體驗了一個失敗的經歷。
我的兩名兒子,都在同一所幼稚園就讀,大兒子就讀時,不覺得課程特別的艱深,但到小兒子就讀時,就發覺課程在兩年之間,變化挺大。
我一直奉行愉快學習,做功課、溫習時,也盡量使用不同的方式去進行(當然,我得承認我也有勞氣的時候),更加不會要求樣樣滿分。可是,大約K3開始,小兒子的負面情緒開始浮現,甚至問我們:「我係咪好蠢呀?我係咪好無用呀?」身為父母,聽到的時候,心如刀割。當我和太太深入了解時,發覺他根本不明白課程內容,當他詢問老師時,由於幼稚園需要趕課程,老師根本沒有時間處理落後了的同學,於是叫旁邊的同學教他(做堂課),小小年紀如何懂得教人呢?於是直接給他抄!孩子於是產生了一種自卑的情緒,覺得自己不如別人。
我一直努力地培養孩子喜愛學習的品德。我認為愛上學習,比考得好成績重要。可惜,孩子的生活圈子不再只有家庭,學校也是一個互動的場所,孩子的情緒、自我形象等都會受影響,更不要說是否能愛上學習了。
反觀升了小學,他的自信似乎重建了。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因為小學的銜接及適應做得很好,不會過份催谷,而是因應孩子的能力進行教學及評核,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得到滿足感、成功感;老師與家長間的溝通亦做得非常充足,能就每個學生作出不同的策略調整。小一這一年,他對自己的學習也定下了目標,身為父母的,實在感到很欣慰。
學校是一個很重要的地方,對孩子建立自信、自我形象、學習力等,都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家長在選擇時要小心。在網上看到不少留言,表示選校其中一個條件是課程要夠深,實在有點心痛。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