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哲的第一次家長日,老公又怎可缺席呢!
儘管ABC老公不能完全明白我和班主任的廣東話對話,他對內容已心裡有數,因為我倆已對阿哲在N班的表現和需要的提問有所共識。
雖然之前阿哲曾經歷校方的「終極評估」(按此重溫),老公不太擔心兒子的的情況,反而笑說憂心我多些。好像上文(按此重溫),他不明白我為什麼對家長日那麼戰戰兢兢,又覺得我傻乎乎地擔心的樣子很好笑。
我問:那你小時候的家長日是怎樣?
他答:不太記得了,因為家長日並不重要。
他對家長日的印象依稀,感覺是很casual,其實與美國的教育制度有關。
在美國,五歲才是法定年齡要上幼稚園,六歲起開始上Elementary school(小學教育﹚,他記得應該從此開始每年有一至兩次家長面見,叫做parent-teacher conference,家長和老師之間的談話內容主要針對子女在學校的整體表現,尤其是在了解自由選科、課外活動和社交方面,學業成績為最次要。
成績的打分很不一樣,老師通常會依據學生整個學期的報告、作業、課堂表現、隨堂小測驗、各期的考試來評量為: Excellent (優)、 Above Average(平均以上)、Average(平均)、 Below Average(平均以下)。當然也有Failing(失敗)、 Incomplete(不及格),必修科目如果給Drop,學生必須重修。
成績表上沒有絕對的分數和排名,家長們就自自然然不用拿自己子女的成績與他人的去比較。
老公看似對家長日的態度十分淡然,其實他曾對小學某次老師家長會面耿耿於懷。
在5th grade那年(10歲),老師特別提出了一次家長面見,問他的父母會否讓他跳級升6th grade。教育不就是應該因材施教嗎?給學習能力好的學生更多的挑戰,老師的提議並無不妥,不過華人父母總是望子成龍的心態,自此對他學業的要求不同,充滿期望,對他構成了無形的壓力。
多年後,他仍悔恨當初沒有對老師表達他對跳級的憂慮,父母亦沒有真正詢問他自己的意願。結果,跳級後要對好同學說再見,要認識新級別的社交圈子,遇上遭人欺負的情況,這些都是家長沒有預先跟他想出各種的狀況,令他錯過了美好的5th grade,卻無聲地過度了Middle school。
如今已為人父,他對家長日只抱有一個原則:聆聽。聆聽老師、聆聽自己(父母)、聆聽子女——無論聽到老師對阿哲是讚美、批評或是責備,回到家裡再細想,與子女溝通再調節。無論老師所講的是事實與否,父母自己做得好不好,其實每個人都心裡有數。
他卻說笑,估不到第一次的家長日已向難度挑戰,全程30分鐘要對老師保持寬容和明白的樣子, 其實不太知道我們在說什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