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香港教育局大手筆投放津貼予香港多間中小學以推動STEM教育,不過一直缺乏深入的教師培訓,任由學校自主決定教授STEM的方法,導致STEM教育僅留在學術層面,學生所學到的知識完全離不開課室。香港要發展好STEM教育,不妨借鏡鄰近的日本,以及STEM教育發源地美國的成功之處。
日本:重視與生活連繫 以科技解決問題
前任名校老師、曾獲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的馬漪楠,現居日本沖繩,與丈夫和兩個兒子一起旅居,她留意到日本的STEM教育發展已頗為成熟。日本學生從小就有機會透過各種途徑接觸創新科技,像一些大型的IT教育博覽會,每次都會吸引很多大人和小朋友前往。日本非常鼓勵學生從日常生活的需要入手,再去構思能夠幫助解決問題的科技,所以當地不少原本由人類操作的服務,已逐漸被機械人取代,馬漪楠的兒子也曾揚言要製作一個機械人來幫他做功課。今時今日的日本社會,人工智能(AI)與機械人已幫助解決了不少問題,包括取代了一些酒店的服務,以及抒緩日本迫在眉睫的人口老化問題。
美國:老師需接受專業培訓 強調培養孩子自信心
早於1986年,美國已有報告提出,未來社會發展需要大量科學、數學、工程和技術方面的人才,此後十多年,美國政府以致整個社會,也持續投放了許多資源在STEM人才的培訓上。直至2011年,美國政府將STEM加入中小學課程。時至今日,STEM教育在美國已經成為一門獨立學科,除了在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四個核心範疇方面都有深度的發展,亦延伸了藝術、商業技能、市場策劃、團隊精神等多條支線的發展。
美國STEM教育其中一項特點是,他們相當重視老師的培訓,美國有專門的STEM師訓學院,因為他們相信「人」是STEM教育的核心環節,老師擔任啓發學生發揮創意、發展STEM潛能的關鍵角色,所以STEM老師需要接受相關的專業培訓,考取證書,並專心一意地教授STEM這一門學科。美國的STEM教育亦非常重視能否賦予學生自信心,當學生從學習過程獲得成功感,才會有動力循着STEM的方向繼續發展,將自己學到的知識應用到生活,從而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反觀香港,家長有甚麼可以做?
香港中小學老師除了教授學生,還要投放許多時間在與教學無關的行政工作上,根本沒有時間再鑽研怎樣才能教好STEM,導致STEM教育變成「為做而做」,未能實際融入孩子的日常生活。
家長如果希望加強孩子在STEM方面的學習,不妨讓孩子從小玩一些STEM玩具,培養他們對科學、科技、工程、數學,甚至人文藝術產生興趣,亦可以從生活中潛移默化地灌輸一些相關概念,例如帶孩子做義工探訪老人家時,鼓勵孩子思考怎樣可以幫助老人家改善生活,多問這些啓發性的問題,有助孩子將課堂上學到的STEM知識融入生活,真正活學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