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Image


繼續集中談「小一入學統籌辦法」。

 

聽過不少家長埋怨「咁多間,點揀?」現時校網的數目由最少只有1 間(南丫島)到最多19 間學校,普遍校網約有10 至12 所學校可選。每年都有家長不清楚其住址屬於哪個校網,更有不少誤以為整區學校都屬於同一校網。家長當然不可能對校網內所有學校都熟悉,更不能「逐間問」,所以家長必須懂得計算一條簡單「受歡迎方程式」,才能作出客觀評估。

 

熱門校自行派位超總額一半家長需準備去年資料作參考, 包括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公布結果後,教育局提供的「小一入學統一派位選校名單」及「小一學校網小學名冊」,由於2015 年度自行分配學位尚未完成,故筆者只能以2014 年資料作為參考。

 

「受歡迎方程式」計算如下:

 

按教育局規定,學校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的學額,必須佔總學額一半。換言之,

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學額 × 2 = 總學額

總學額-統一派位學額 = 自行分配學位階段派出多少學額 (顯示出有多少家長報讀)

以中西區11 校網的聖公會聖彼德小學為例,於自行分配學位階段顯示有學額共90 個,即總學額有180 個,而統一派位只剩餘74 個學額。算式如下: 180-74=106。 結果顯示學校於自行階段已派出106 個學額,超過總學額的一半,亦即多派了16 個學額,顯示出此校甚受家長歡迎。  

 

世襲生侵佔統一派位學額

 

剛才說過自行階段佔總學額的一半,正路在統一派位理應剩下90 個,但為何只剩74 個呢?原因是有16 個(90 個-74 個)屬必收生,這個又稱為「世襲位」,即兄姊在校或父母在校工作,而必收生亦「侵蝕」了統一派位的學額。

 

一看而知,這肯定是區內甚受追捧學校,而且校友關係密切,家長需評估,若與學校關係不大,甚至是「N 無關係」人士,即子女分數少於20 分的,報名前必須三思,值博率相當低。

 

非受歡迎不代表質素差

 

另一例子屬中游學校,以青衣區66 校網的郭怡雅神父紀念學校為例,自行階段有50 個學額(即總學額100 個),而統一階段仍剩69 個學額,顯示自行階段只有31 人報名(100-69=31)。簡言之,自行階段用不盡學額,沒有足夠家長替子女報讀。倘若家長心儀此校,在自行階段獲取錄的機會率甚高。不過,筆者在此必須強調,這類學校雖非最受追捧,但絕不代表質素差,原因可能是區內有一間或多間「超級名校」吸引了大量家長的「眼球」,故在自行階段較受冷待而已。

 

題外話,當我做教育記者時,定必記錄較冷門的學校,這類學校當人口下降時,很可能是因收生不足而登上頻臨殺校的「死亡名單」。我必須再次強調,不受家長歡迎,不代表質素差,可能是歷史因素、位置偏遠,或者學校有很強的特色,如較多低收入家庭學生、非華語學生等等。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