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我們旅居的關係,我們的兩個兒子,在過去四年,每年轉一次學校,所以每年都要考一次入學試。很多香港的家長朋友都問我們,考入學試是否很難?
由於我們一家剛來到日本沖繩旅居時,不知道外國人是可以入讀本地學校,所以兒子第一年在沖繩時,是入讀一間美式的國際學校的。這所學校校舍面積約有二萬八千多平方米,內有四十個課室,兩個圖書館,科學實驗和電腦室,室內運動場。校舍前有一大塊可以給孩子跑跳的草地,籃球場和遊樂場,還未說這學校擁有一片無敵海景......! 老實說,看到這個景,我和老公已把什麼師資和學制拋到腦後。經歷過每年轉一個地方生活,每年轉一所學校,我們漸漸發覺這些都不一定是令小孩子學習提升的重要因素。
有這樣配套的學校,收生也確實比較嚴謹。可能因為兒子那時候仍然屬幼稚園階段,所以我們之前在泰國曼谷和中國成都的國際學校都是無需面試便直接可以入讀的。但是這間國際學校就必須要學生接受面試,而且會提問有關語文(即英文)和數學的問題。聽到面試,很多香港家長都會為此緊張起來,要特別把孩子操練一下才去心儀的學校應試。自己曾任名校老師多年,又經常擔任中一入學面試或插班面試的工作,所以深深明白有時候面試並非真的只是在考核學生,也會看看家長是否和學校合得來。比方說,想要入讀國際學校,學生的英文能力有一定水準是必然的,但是如果其家長的英文能力欠佳,可能也會為學校帶來不便。例如,日後學校派發英文通告,其家長便極有可能看不明白,以致雙方溝通出現問題。另外,學校也會預計到其家長不會有能力在功課上或者學業上協助到學生。在現今講求家校合作的年代,相信這絕不會是校方想看到的現象。
面試前,我沒有特訓兒子怎樣面試,只告訴他們,明天會見一間學校的校長,他很好人的,你可以和他談天說笑。因為我相信當兒子不緊張的時候,他會表現得最好。另外,自己也曾多年面試新生,最清楚學生是否在「做戲」。所以,與其要兒子扮演另一個人,不如叫他做自己,這也可讓對方看看他是否適合做其學生。合不來,勉強也沒幸福,對嗎?
或許因為我的Prep Talk和老公的那句:「我們開開心心和那Uncle(即校長)傾完計,便去食雪糕!」,兩兄弟和校長談笑風生,一點也沒有怯場。在測試英語能力時,校長拿出有圖畫的字卡,以比賽遊戲的方式,而不是傳統測驗的形式,去測試他們懂多少英文生字。另外,他也作了幾條加減數,即場看看兒子的數學能力。之後便是「測試家長時間」,校長和我們閒談平日和兒子的親子活動。當他知道我們能用英語和他溝通,基本上,校長已經拿出入學申請表給我們填寫,不用另等通知。
考入學試是否真的這麼難?其實做人識得「將心比己」,做事就能「旗開得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