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看到一隻蹦蹦跳的松鼠,他們的好奇心會觸動求知的慾望,然後透過發問和試驗了解松鼠的習性,孩子便會有所發現,這種知識層面上的發現讓他們獲得喜悅的感覺。
當他們覺得快樂時,便會反覆發問和試驗,久而久之,他們便會對事物有更深的認識。當他們知得更深入時,那就能建立自信,而那份自信心,也驅使他們繼續發問和尋求答案。就這樣,一句簡單的為甚麼,成為孩子學習的起點。
每個嬰兒在口腔期不斷把東西放進口裡,其實都是為了探索外界的新事物,滿足他們這份與生俱來的好奇心。當孩子看到新事物,他們好奇的本性便會促使他們求知。每個都天生會跑會跳,但這不代表每個人也能當跑手、運動員。好奇是本性,但心奇心還是要經過悉心栽培才會變得敏鋭,才會養成求知的精神。孩子的觀察力能啓動他們的好奇心,他們會問問題,會動手試驗。要孩子養成鍥而不捨的求知精神,便要給他們一個享受求知過程的機會。
成年人處處為孩子著想,想時刻提醒他們,免得他們走我們走過的冤枉路。可是,如果我們沒有走過那些冤枉路,我們還會是現在的自己嗎?我們在冤枉路途上受過多少教訓,才讓我們變得有智慧,這些一點一滴慢慢累積而來的經驗,豐富了我們的人生。當我們告訴孩子怎麼避過所有障礙,他們的人生路可能走得「快人一步」,但他們卻沒有因此成長。孩子沒有經過反覆的試驗和跌跌碰碰,他們得到了答案,卻不知道為甚麼。
電影《成越未來》(Big)中,Tom Hanks飾演一個一夜之間變成了大人的小孩。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在玩具公司會議中,有人在眉飛色舞地介紹一件玩具,當在場各人都嘖嘖稱奇時,那個擁有成人身軀的孩子Tom Hanks冷冷地問了一句,「那有甚麼好玩?」。第一次看這齣電影時,我年紀還小,沒甚麼領悟。到現在想起,才發覺這正是成年人最常犯的錯誤。我們花盡時間心思,想為孩子計劃一切,我們設法猜想孩子想要甚麼、喜歡甚麼,卻沒有想到我們其實可以直接問孩子。
所有學校都有課程指引,所有學生,不論能力高低,都要以同樣的時間學同樣的知識。孩子由三歲上幼稚園開始,我們便安排了他們未來十幾年要學些甚麼,也計劃好他們要一條龍升小學、升中學、考公開試。在幼稚園時期,孩子開始接觸不同的人和物,好奇心滿溢,正是養成求知精神的好時機。可惜在教學進度的規範下,老師要完成學校的「指定課題」,家長要為孩子準備考試,沒有空間教課外知識。
最諷刺的,是我們絞盡腦汁設計「有趣」的課題,務求引起孩子學習的興趣,但當孩子自己提出一個他們感興趣的課題時,我們卻視而不見。想像孩子溫習時望向窗外,觀察到一羣候鳥飛過,然後問為甚麼它們飛得這麼整齊時,我們便怪責他們不專心,卻忘了欣賞他們的觀察力和求知慾。
求知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最後的答案只是其中一課。在反覆的發問和試驗中,他們學會堅持; 在經歷失敗時,他們學會從錯誤中學習;在最終找到答案時,他們學會相信自己。
放手讓孩子自己張開眼睛看世界,說起來很簡單,但真正做到,卻要付出無比耐性和決心。一個對世界充滿好奇心的孩子,會一直發問,一直試驗,他們的好奇心有多強,他們對知識的追求便有多執著。放手讓孩子自己走,除了可以讓他們學會獨立外,還是啓發他們求知的重要一步。
編按:卡師奶何潔凝的新書《讓孩子揮灑才能的德國教育》現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