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Image

20170119_PLAY

經過一個忙碌的聖誕藝術活動,不少學生都在最後幾日與爸媽旅遊享受真正的享樂假期。說到玩樂,小朋友比我們一定更懂得當中的樂趣,然而我記起一個4歲的孩子曾告訴我,他對玩樂毫無感覺,他只知道自己要學習更多。

 

一個4歲的孩子說要學習更多,聽起來他似乎是個好奇心小子,但再深入問道,原來他所謂的學習就是得到分數和獎項,課餘時間都在上一些學前課程,中英數通均需練習。這些年間,不論本港甚至國外研究都提出兒童玩樂權利的重要性,提醒著玩樂在成長期,對幼兒發展、認知、情緒社交與創意都有相當的幫助。那麼我們作為成年人有時候為何跟隨社會的一些主流學習模式而要孩子成為倒模出來的製品呢?

 

玩樂的優勢比起提早十年學習一條公式更為強大,玩樂當中最能讓孩子成長的,是自身價值的肯定和自制能力。玩樂比起任何課堂環境更適合孩子去練習這些課本絕不能給予的珍貴寶藏。當我們經常提到全人教育,我們為何卻忽略了孩子最重要的成長核心?

 

跟這個孩子上課,總會被質問著。他會主動的要求參與比賽、與其他孩子比較成就,有時候還會打擊到旁邊孩子的自信心。我們花了三個月的上課時間去讓他享受學習,珍惜玩樂的時間。直到最近他才接受到自己其實比誰更渴望玩。或許下課後的他要重新回到折騰的學習路途,但至少在藝術上他能夠尋回自由和樂趣。

 

對於家長和教師,要去順應孩子天性,讓他們玩樂至上,畢竟存在矛盾。現今社會又怎能容得下因為玩樂而減慢向上爬的道理。只是我們必須思考,當世界上的孩子只懂得Parrot Answers,不再向事物存在好奇心,這還會是我們渴望的健康成長嗎?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
{"PROD":"ek","CHANNEL":"\u6559\u80b2\u738b\u570b","SECTION":"article_detail","CAT":"\u5e7c\u5152\u6559\u80b2","SUBCAT":"","SUBSUBCAT":"","SITE":"image.edu-kingdom.com","CONTENT":"C","L":"TC","UID":0,"PLATFORM":"web","TITLE":"\u7d42\u6975\u5b78\u7fd2\u5c31\u662f\u76e1\u60c5\u7684\u73a9\uff01","CID":28213,"PUBDATE":"20170119","AUTH":"Canace\u7684\u85dd\u8853\u8a8c","KY":[],"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