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B由出世個刻開始已經會用喊聲同笑聲去表達自己感受,再經過慢慢長大吸收與學習,便會開始牙牙學語,運用單字或疊詞去掌握同人溝通嘅技巧。
然而,有啲性格較主動嘅寶寶,成日都會自己口郁郁自言自語,但又啲寶寶唔太肯講嘢,全日都可能只講一、兩句說話,咁呢類說話唔多嘅小朋友,究竟係害羞定係語言發展遲緩?
外界有唔少研究發現,父母愈早同BB講嘢,BB亦會愈早識得唔同嘅表達方法,所以即使BB只得幾個月大,做父母嘅都要花時間同佢哋說話,例如可以分享自己今日做過咩,今日天氣點樣等,讓寶寶默默地吸收訊息,對啓蒙幼兒嘅語言能力有莫大幫助!
不過,若察覺孩子出現語言發展遲緩嘅問題時,應及早尋求專家協助。一次過睇睇以下呢幾篇有關語言發展嘅文章,作進一步了解!
BB 初初學大人講嘢,「依依牙牙」估唔到佢哋講咩個陣真係超級可愛,到聽到佢哋第一聲「爸爸、媽媽」後,甚至乎想感動到喊出嚟!不過,當BB愈嚟愈大,都仲係只識講單詞或仲係牙牙學語階段,作為父母真係不其然地開始擔心,近日亦有網民話囝囝已經24個月,一直同佢講嘢,佢都唔學我講嘢,淨係講bb話……
究竟寶寶係咪語言發展遲緩?係咪要帶佢去睇醫生做檢查?
言語治療師媽媽Miss Carley經常被家長問到有關小朋友言語障礙嘅問題,言語障礙並非如身體上嘅問題顯而易見,咁樣點先知道小朋友患上言語障礙呢?家長可以參考以下嘅 “語言觀察溝通圖表”,如發現小朋友出現語言發展遲緩徵兆,宜安排小朋友到言語治療師進行詳細評估,以儘早作出相應處理。
詳文請按:如何知道小朋友患上言語障礙?
不少家長非常寵愛子女,小朋友一個眼神已猜到他們想要甚麼。甚至可能由起床那一刻開始家長已安排好一切,直至上床睡覺的一刻。無論是吃早餐、穿衣服或其他情況,小朋友只需站著不動,媽媽或工人姐姐已打點好一切。
如此一來,小朋友不再需要利用言語表達自己的想法。例如到餐廳,食物到了眼前後,小朋友被問道:「吃不吃通粉」、「不如吃點火腿」或「吃漢堡嗎?我們還有薯條」。他們只要點頭或搖頭,或伸手指示,就能解決所有生活的問題。
註冊心理學家程衛強(Victor Ching)指出,這樣的情況會導致小朋友失去探索自己的需要,再去表達出來的機會,這是一個訓練的過程。
詳文請按:「話畀叔叔知你3歲啦!」 家長過度照顧影響語言發展
雅士圖國際幼稚園胡善盈校監分享,9月開學,PN班主任發現一位小朋友發音有困難,而且懷疑可能有自閉傾向。這個個案最後獲得65小時治療的全額資助,有需要的家長可作參考。
詳文請按:2歲發現懷疑語言發展遲緩,應如何爭取時間和安排資源?
語言是溝通、思想、學習和表達情緒的重要橋樑,同時對小朋友的情緒及社交能力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研究顯示,5歲前是BB語言發展的重要階段,要學好說話,首先要有正常的身體機能發展,同時亦需要良好的學習環境,鼓勵他們有良好的溝通意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