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抗疫近3個月,不時有家長問我,如何在這段難得的日子中,給孩子最好的教育?雖然學校大多已提供線上學習,但僅限於學術知識,難以給予全人教育。既然我們就在孩子身邊,不妨親自彌補不足,增加互動,也為他們9月開學作好準備。最近我給兩個女兒的德育課,就源於早前美國「Black Lives Matter」的風波。嚴肅的新聞對孩子來說可能有點難消化,我就以一段經典的紀錄片打開她們的興趣之門。
時空來到1968年,美國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被暗殺,震驚全世界,一位在愛荷華州的小學教師Jane Elliott打算與學生來個公民教育,問及這批在白人小鎮長大的學生對黑人的看法,結果卻是「自傲、粗暴、失業」等負面刻版印象,每個形容詞的背後,都蘊藏濃厚的歧視意味。她遂下定決心,問學生何有興趣親身體驗黑人在美國的處境,學生表現雀躍,願意參與其中,這成為日後被認為相當經典的實驗:A Class Divided。
實驗是這樣的:Jane將三年級的學生按眼睛顏色分為啡眼珠和藍眼珠兩組,並告訴學生,擁有藍眼的人是比較優秀的,因為她自己就是藍眼睛,藍眼學生馬上認同,異相興奮,並在指示下為啡眼同學在頸子繫上啡色領巾,以區別優越群組與弱勢群組。藍眼學生可以坐在教室前方,與老師直接溝通,休息時間較長,也可以任意享用遊樂設施;啡色學生則被禁止活動,只能從旁觀看,站著如嘍囉。Jane Elliott 亦在堂上刻意誇獎藍眼學生聰穎,啡色學生卻是動輒得咎,不斷被指出瑕疵和錯誤。
第一天過去,藍眼學生舉手投足之間充滿自信,甚至變得自傲霸道、囂張跋扈,更出現言語恐嚇啡眼學生的情況。啡眼學生經歷一天的挫敗,認為自己天生就是輸家,並垂頭喪氣地說:「當我們成為比較笨的一群時,好像所有壞事,都會降臨在我們身上。」
豈料第二天,Jane告訴學生昨天撒了個謊,啡眼學生其實比較聰穎,要馬上來個角色對調。啡眼學生聞後馬上展現自信笑容,將啡色領巾繫在昨天趾高氣揚的藍眼學生的頸上,猶如金剛圈,藍眼學生剎那間傲氣盡失,變得懦弱起來。啡眼學生同樣出現了自傲行為,但或許因為一天前的遭遇過於記憶猶新,言語恐嚇明顯較少。
到了第三天,Jane宣佈實驗結束,要大家道出兩天的感受,學生因為曾經「置身其中」,馬上明白歧視是不可取,雙方擁抱和好,再無群組之分。
十七年後,導演請來當年的十多名學生,再度受訪,每人都不約而同表示這個實驗在生命中影響重大,非常正面;也正正因為童年這個「難得」體驗,在成長過程中更容易接納在種族、膚色、背景、宗教、意見與自己不同的人。
英國是個文化多元的國家,歧視的情況相對少,尤其在寄宿學校中,更是有許多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聚在一起上課和生活,遇上任何疑似遭受歧視或欺凌的情況,學校都會馬上嚴厲處理,絕不姑息。當然,最佳的治本方法,始終還是讓學生明白及尊重彼此的差異,將概念植根孩子腦海中。看完影片,孩子們很容易便代入了啡眼珠學生的感受,頓時理解歧視標籤的可笑。趁着她們熱熾討論之際,便是將影片拉回當下時空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