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Image

曼徹斯特成為香港人去英國熱門地點,精明的香港人,投資抉擇沒有錯。

倫敦是民國時代的南京,那麼曼徹斯特就是上海。或者可以說:曼徹斯特是另一個陪都重慶。

關於曼徹斯特,你所不知道的事情有很多。英國影視界和藝術設計精英大遷徙,早已選定曼徹斯特。曼城外郊的「英國傳媒城」(MediaCityUK) 佔地二百畝,大於尖沙咀加佐敦。

傳媒城在曼徹斯特港口和碼頭,仿照倫敦泰晤士河南岸地勢,像倫敦一樣接通輕鐵。

BBC機構已經有三千二百僱員常駐。未來五年,此處會有一萬個工作新職位,經濟生產總值增加十億萬鎊。

英國電視台除了BBC,還有最大的私立電視台ITV Granada。也在傳媒城建設片場。英國電視兩大巨頭北上,連同四十家服務型企業也跟隨,包括攝影器材、服裝、高貴餐飲。本來以倫敦為基地的精英,像候鳥一樣蜂湧北飛。

曼徹斯特不再是一百五十年前的工廠城市,早已產業升級。高科技和創意工業是二十一世紀GDP的龍頭。因此,若曼城現在的新樓盤,只有平均呎價港幣四五千元,而且據統計升值率跑贏倫敦,與香港一比較,就知道遠景。

何況香港有水準知識的人逐漸累積,曼城更是中產精英英國城裡的香港城。

為何曼城是第二個倫敦?除了是足球誕生的故鄉,曼徹斯特是十九世紀中第一個素食主義協會成立的地方。亦即近兩百年前,曼徹斯特的知識份子已經認識到素食與環保的關係,這是一個很型的城市。

還有,今日的勞斯萊斯,眾所周知是兩個人。一個叫查理士勞斯〔Charles Rolls〕,另一個做亨利萊斯〔Henry Royce〕。曼城是勞斯與萊斯兩大高手惺惺相識的地方,萊斯是那部著名引掣的設計家,萊斯是投資者。兩人在這裡結緣,從此建立世界品牌。

曼徹斯特大學雖然全國排名「只有」十九位,但歷來已經產生二十五個諾貝爾得主。曼城大學的實驗室是物理學家Anna Rutherford這一個分裂原子的地方,由此衍生出核能工業與作醫療用途的幅射X光。世界上第一個電腦,叫做Baby,也是在曼徹斯特大學第一次完成Programme。所以現代的電腦,都是Manchester Baby的子孫。

二○一○年,第一輛由咖啡豆取代汽油燃料的汽車,由倫敦開往曼徹斯特。使用的原料是一萬一千杯沖製Expresso用的咖啡豆。

從此英文多了一個詞彙:Car-puccino。咖啡汽車時速也高達六兩英哩,即平均每一英哩消耗五十六杯意大利咖啡的原料。

曼徹斯特雖然人口五十多萬,有二百多種語言。食物之中,包括印度、黎巴嫩、土耳其和波斯菜。

曼徹斯特也是全球第一間免費公共圖書館開放的城市。

還有很多第一,文化多元、科技創新、種族共融,而且比倫敦起步得更早。香港投資移民,倫敦有如母親,曼城是妻子。阿媽煮的梅菜蒸扣肉固然令你一世回味,不過你大個仔了,老婆煲的湯水更令人想回歸。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
{"PROD":"ek","CHANNEL":"\u6559\u80b2\u738b\u570b","SECTION":"article_detail","CAT":"\u6d77\u5916\u5347\u5b78","SUBCAT":"","SUBSUBCAT":"","SITE":"image.edu-kingdom.com","CONTENT":"C","L":"TC","UID":0,"PLATFORM":"web","TITLE":"\u300a\u6200\u4e0a\u82f1\u8b58 - \u4f60\u6240\u4e0d\u77e5\u9053\u7684\u66fc\u5fb9\u65af\u7279\u300b","CID":345071,"PUBDATE":"20210827","AUTH":"Samuel Chan \u9673\u601d\u9298 - \u82f1\u8b58\u6559\u80b2","KY":["\u79fb\u6c11\u82f1\u570b","\u82f1\u570b","\u6295\u8cc7\u82f1\u570b","\u66fc\u5fb9\u65af\u7279","\u82f1\u570b\u50b3\u5a92\u57ce"],"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