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在職父母通常會聘請外籍傭工幫忙照料小孩,並鼓勵外傭以英語和小孩溝通。即使父母的母語是粵語,他們都會想從小與孩子以英語對話,希望儘早讓孩子學習英語,提升以後學習的競爭力。
更多文章:【港識教養】學習適時「放手」!切忌過度管束孩子玩樂模式
更多文章:【親子教養】爸媽必學6大管教孩子竅門
另外,有些小孩會由公公婆婆照顧。上一代說得一口流利的方言,很多時候也會習慣的用方言和小孩說話。除了粵語,小孩還會在英語或其他方言的環境下成長。現今,幼兒在雙語或多語的環境下成長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的現象。
專家指出幼兒語言學習黃金期是三至六歲,但在三歲前呢?坊間有很多為嬰兒而設的英話遊戲小組,年齡對象少至幾個月至一歲。一歲左右的嬰兒才開始懂得牙牙學語,繼而說出爸爸、媽媽和物件的名稱。
這個時候應不應該讓孩子學習兩種或多種語言呢?不少家長憂慮過早讓孩子學習雙語或多語會對他們的腦部造成負擔或導致幼兒較遲開口說話。事實是否這樣?根據美國著名認知神經科學家 Laura Ann Petitto 的研究指出,從小學習兩種語言的幼兒,他們的大腦就好像被安置了兩個獨立的單語發展區域,不會造成腦部的額外負擔,更不會造成「語言混淆」。
語言學家Colin Baker認為雙語環境與語言遲緩沒有直接關係,雙語環境中成長的幼兒與單語環境中的幼兒出現語言遲緩的機率相若。
更多文章:【港識教養】學習適時「放手」!切忌過度管束孩子玩樂模式
更多文章:【親子教養】爸媽必學6大管教孩子竅門
然而在香港,如果沒有好的語言環境配合,一歲的幼兒不宜太早學習外語,因為學習外語如西班牙語和法語需要配合語境,香港缺乏相應語境。
語言的學習包括語言本身及語言內容的學習,語言內容指語言所表達的文化內容,沒有文化背景的語言學習是空洞的。 總括而言,幼兒在適當的語言環境下成長對其語言發展並沒有害處,甚至有助其認知能力。不過,家長應留意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假如出現與同齡孩子明顯差別的情況,應該向言語治療師或專家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