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Image

應該給與學生功課嗎?

功課的爭論不是新鮮事,有人會質疑太多,也會有人覺得太少。

或者只會問,如何改善功課的表現?如何令子女更積極做功課?

不過,會不會問了錯誤的問題呢?例如:每晚應該花多少時間做功課?功課對學業有幫助嗎?

或者也考慮一下:為什麼功課呢?功課對學童有何益處呢?功課對兒童成長和情緒健康等有什麼影響呢?

專家檢查了對功課的一般辯解:令學生成就更高、加強學習,和鍛鍊學習技巧及責任心,而這些假設都不能通過專家的測試。研究顯示,功課並非小學生學業成績的有效指標,相反會令學生對學校產生負面態度。而過往三十年間,越來越年幼的學生都需要做功課,有幼稚園學生需要放棄午睡時間,七小時上課後,仍要回家做功課。

專家指,功課是家長的負擔、兒童的壓力,也構成家庭衝突。

功課也令學生沒有時間做其他活動。他們已經一整天在學校上課,回到家中,是否應該有點時間和家人一起相處呢?一天七小時學校生活已經足夠了吧?

子女和家庭都需要時間外出活動一下,運動、興趣、探索大自然、和父母傾談,或者只是躲懶一下。兒童需要時間做兒童,就如成年人都不願在私人時間中,也要受工作所綑綁。

早於1960年代中,已經有研究指,功課令學生少了社交經驗、戶外娛樂,和創意活動,也少了睡眠時間,根本不能滿足兒童和青少年的基本需要。

不少人支持給與學生功課,原因是對兒童天生的學習能力不信任,覺得沒有持續的推動,兒童就不會去學習的,沒有主動增長知識,學業也不會有成就。不過,專家證明事實可能相反:兒童是天生的學習者,不需要去啟發他們,我們不應去滅了他們那團火。

不幸地,大部份的學生都討厭和害怕功課,把它們擱在一旁越久越好。專家說,功課可能就是撲滅好奇心的最有效滅火器。

功課教導學生的,並非審辯式思考或者學習的熱誠,而是跟隨老師說話、完成指令,和準備明天的測驗而已。這是所謂的學習嗎?

2001年的研究就發現,功課跟任何測驗成績分數,並沒有關係,相反兒童花在休閒閱讀上的時間,就跟測驗上的好成績,有著強大的相互關連。

普遍有人認為,功課令學生學習自律和獨立,不過並沒有研究可以支持這點,他們已經可以從七個小時的學校生活中學習得到。當回到家中,往往都變成了家長的責任去提醒子女要做功課,有時甚至要用上賞罰去推動。

那麼,若果學校不再給與學生功課,只集中課堂授課呢?學生會更有好奇心,更受課堂學習所啟發,主動在其餘時間增進知識,主導自己的學習。兒童和青少年天生就有推動力去學習,沒有了功課,自己的好奇心和興趣會推動著,去製作自己的功課。

作者的六歲兒子,會主動叫作者給他數學題去練習,會給自己畫出平方根的列表,完全由當日從課堂上學會的而啟發,也會經常去閱讀書本。

沒有人去強迫,甚至建議去做點什麼,他們因為想學習而去學習,自己受到了啟發,原因是自己有了空間去學習。

Source: The question of homework: Should our kids have it at all? 

 

{"PROD":"ek","CHANNEL":"\u6559\u80b2\u738b\u570b","SECTION":"article_detail","CAT":"\u5c0f\u5b78","SUBCAT":"","SUBSUBCAT":"","SITE":"image.edu-kingdom.com","CONTENT":"C","L":"TC","UID":0,"PLATFORM":"web","TITLE":"\u61c9\u8a72\u7d66\u8207\u5b78\u751f\u529f\u8ab2\u55ce\uff1f","CID":43958,"PUBDATE":"20160225","AUTH":"BK Milk","KY":[],"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