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Image

香港的小朋友習慣做功課和測驗考試時都有模範答案,變相限制了他們的思考範圍,加上自小受「電子奶嘴」影響,他們很少留意日常生活的事物,以致靈活思考的能力較弱。不少家長曾問我們,應該怎樣啟發子女的思考呢?

我們主張家長從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物入手,例如問一些開放式問題:

試舉出五個飛機是白色的原因?
為甚麼交通燈一定是紅、黃、綠三種顏色?
為甚麼香港的士是紅、綠、藍三種顏色?

香港學生很多時聽到問題的第一反應是感到愕然,並表示「沒有想過」,他們可能會不敢嘗試回答,甚至會質疑這類問題是作弄人的問題,害怕答錯而直接放棄回答。

其實這類問題的目的不是硬性要孩子找出正確答案,而是希望引發孩子從多角度去思考一件事,例如「試舉出五個飛機是白色的原因」這題目,家長可先讓孩子自由發揮去想一些創新的答案,再視乎情況慢慢引導孩子去考慮飛機的多個持份者,問問孩子「飛機屬於誰?」、「哪些人會乘搭飛機?」等提示思考的問題,逐步找出五個甚至更多可能的答案。

家長可循以下五步曲去培養小朋友養成多角度思考的習慣:

1. 給予空間——很多家長習慣把子女的時間排得密密麻麻,導致孩子失去自發學習的動力,家長不妨騰出一些空間,好讓子女有多角度思考的餘地。

2. 引導觀察——家長不妨主動放下手上的手機,以身作則去觀察身邊的事物,用身教的方面去鼓勵子女對身邊的事物產生好奇心。

3. 鼓勵發問——家長可親身示範,啟發孩子運用「5W1H」的問題發問,從而擴闊思考範圍。

4. 提示思考——如果只拋出一句「為甚麼?」,孩子可能感到無從入手,家長應有技巧地透過開放式問句(Open-ended question)來提示孩子思考。

5. 積極溝通——很多家長以為只要安排孩子出去上課,孩子便能學有所成,但其實孩子是否能夠把學到的槪念融會貫通,重新運用到不同的情況呢?親子溝通時,家長不妨鼓勵子女把學到的知識再闡述一次,有助他們溫故知新。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