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Natalie Ho花了一年時間籌備「香港共養共學園地」,與一眾對於在家自學(homeschooling)感興趣的父母自組共學社群,一起在教養子女的路上互相支持,共同成長。
「成年人對孩子極具影響力,所以身教非常重要。」Natalie將園地定義為一個有生命的教養社群,每位家長和孩子都在學習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傳統教育令人痛心的地方是,老師有時可以催毀一個小朋友。因為要兼顧太多事情,往往說了傷害孩子的話而不自知。所以最好是由真心愛孩子的家長親自身教。」Natalie透露園地的課程還包括家庭教育,讓家長認識自己:「一個願意而且有能力反省、覺察自己的父母,其實就是一個好父母。」
知識與生活密不可分
Natalie這套「輔助教養法」的另一大特點,是強調讓孩子學習「真學問」:「知識與生活的切割,是現今孩子喪失學習動機的原因之一。真實的蘋果和一張寫着蘋果的卡牌,小朋友一定更喜歡前者。所以比起幼兒時期便教他們寫ABC,我們選擇直接帶孩子乘搭港鐵,從站名學認英文字。」日常生活中實在的物件與地方,能幫助孩子扣連詞彙,在大腦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亦能讓孩子與周遭社區產生更密切的連結,當學習與生活密不可分,孩子自然不會產生抗拒感。
與世界連結 學習幸福
當代的孩子,放學下課後,不是立即回家就是要趕往補習,鮮有機會認識學校周遭的環境,但Natalie認為,好的成長學習,應該帶孩子走進所在的社區:「我們會到訪園地附近的農田,親手摘木瓜、龍眼、楊桃,讓孩子們知道食物的由來,感受食物帶給我們的生命力。」
人是有生命的個體,Natalie相信,要懂得如何做一個幸福的人,首先要與周圍的事物有連結:「香港人行山經常亂拋垃圾,因為他們對那個地方沒有感覺,因為香港的教育從小切斷了人與大自然的連結。」小孩子充滿好奇心,伸手摸泥土花草,是正常不過的事,但家長經常斬釘截鐵地反對,斷絕了孩子與大自然的聯繫:「大自然讓孩子切實體驗到他們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一個人。而且孩子多活動、多吸收陽光,身體、情緒方面也能有更好的發展。」當家庭、學校與社區連結,人有了歸屬感,就如大樹有了沉穩的根,方能茁壯成長。
對於家長們最在意的升學銜接問題,Natalie指其實早有不少研究顯示,6歲後才接受正規教育的孩子,擁有更高的學習興趣與能力:「我們參考了很多歐美、台灣在家自學的經驗,對孩子們很有信心。」
園地目前仍在試行階段,9月正式運作便會改為一周上三天的課,屆時Natalie的囡囡也會一起上課:「希望囡囡將來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懂得與社會上其他人互相協作,幫助他人。」
後記:
當日短短三小時的課程,Natalie一眼關七,一邊與家長交流教養心得,一邊細心觀察每個小孩的舉動。例如當日有個孩子隨手把故事書扔在地上便跑去玩其他東西,Natalie沒有即時責備,而是在下課前的檢討時間重提事件,溫柔地以理服眾,從為他人設想的角度出發,教孩子當個負責任的人,每個孩子和家長都聽在心裏。身教,原來就是這麼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