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令人能諒解他人情緒,知道對方難過時,不只是同情對方,更能易地而處。如同自己亦經歷同一體驗,從對方角度出發去思考。有同理心的子女,除了會想到自己,亦會關心別人。孩子這份體貼,是可以一步步培養,關鍵是要夠具體。
按此進入>>麥明詩媽媽 - 麥何小娟Facebook Page
幫助孩子認識和表達情緒
既然要感同身受,首要是有情緒教育,特別是負面情緒。例如當孩子跌倒時,可能會哭,有些家長會引開孩子的注意力、有些則會直接向孩子說沒有事。也許當下他們會不再哭鬧,卻失去了表達情緒的空間。父母能引導子女認識情緒,例如這樣安慰︰「為什麼哭鬧?是因為受傷很痛?還是不想其他人看到你跌倒?」用具體的陳述去問孩子,去找出真正觸發他們行為的情緒。
更多文章:【教出十優女兒】2個方法培養親密手足關係
引導孩子學習換位思考
當孩子懂得分辨情緒時,已經打好同理心的基礎,家長能在生活中時刻引導他們易地而處,特別是孩子跟你爭論之時。與直接告誡不可以怎樣做,不如教導他們易地而處。例如當子女因為外表取笑別人時,能引導他代入對方角色,「上次同學笑你矮,記得你是什麼感受嗎?你會想和他們玩耍嗎?」用孩子類似的經歷,讓他想像別人的感受。
體諒子女是最好的身教。 除了日常生活的引導,父母是最好的身教。爸爸媽媽時刻以同理心體諒子女,能令他們感受到被關心和體貼的愛。 例如:當孩子因為被搶玩具而心情沮喪時,父母能說︰「我明白你的生氣和難過,因為我最喜歡的東西被搶走時,我亦有同樣感受,當時我這樣處理……」儘量先肯定孩子的情緒,再提出理性的解決方法。
#同理心需要後天培育
#有同理心的孩子愈大愈體貼
文章轉自麥明詩媽媽 - 麥何小娟Facebook Page。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