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透過接觸真實的世界去學習,天然物料豐富孩子的感官世界,從而對學習能力有重要的影響。
有幼兒理論講述:「孩子在7歲前,當五官接觸天然事物的時候,他們的腦神經線就會生長……」
兒子的玩具盡量以天然物料為主:
木頭、貝殼、石頭、樹枝、羊毛桌偶、竹、布、毛冷條、果子等等。而食具從小也是用玻璃杯、陶瓷碗,打爛了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其實社工媽媽我自己打爛嘢的次數多過兒子……)
塑膠的好處是不會打爛、輕、耐用,亦可以模仿任何東西的樣子,例如:塑膠木頭、塑膠石頭……所以市面大部份的玩具都是塑膠造的,但塑膠除了可能有有害的化學物質影響孩子健康外,也是太單一的物質,單一的感官經驗,孩子拿在手上全是同一質感、全是輕飄飄的。
社工爸媽積極地避免讓兒子使用塑膠產品/玩塑膠玩具,社工媽媽更突破自己手作的弱項,去為兒子hand made了很多玩具,透過天然物料的玩具,期望讓他在幼兒時期有豐富的感官經驗。而5歲後,就開始寬鬆一點了。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