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Image





朋友為鼓勵孩子讀書,真是出盡法寶: 「孩子今次大考成績進步,暑假就帶他去旅行作獎勵!」 「我答應過仔仔,只要他升到第一志願的英中,我便帶他去台灣玩!」 「希望囡囡考好DSE,到時入到本地三大,我就獎勵她去日本旅行!」… 想不到近年職場流行旅遊獎勵,連父母也以外遊獎勵作吸引,希望子女以此為目標,盡力讀好書、考好試!然而,自已一向不會依孩子的學業成績作出獎勵,其實以獎懲去教養子女、調校孩子的行為和態度,是一門不容易的學問!

 

1. 讀書的推動力是什麼?

老套一句,讀書學曉知識和做人道理,本身已經是讀書的最大獎勵,孩子努力讀書也是基本責任,不過現實是:孩子不一定有學習動機,未必關心前途和賺錢養家等遙不可及的問題,於是老師以升留班政策、同儕壓力等激發學習;父母則以食大餐、去旅行等試後慶祝活動作為短期目標,希望能夠吸引孩子努力,實在情有可原。不過影響孩子成績好壞的因素很多,有時並非孩子努力便有成效,認真努力的過程和態度比成績結果更值得鼓勵!

 

2. 適切的獎勵不易找!

選擇適切的獎勵並不容易,訂立的標準既要符合孩子的能力、難度又要俱挑戰性,而獎品的吸引力又要足以引發成推動力,真難估計呀!當孩子不再稀罕一粒金莎牛古力、不願再換什麼文具獎品、厭倦了某間酒店的自助餐、不滿足於一個品牌的電子產品時,父母該以什麼心思和財力去為孩子設想一個適切的獎勵呢?

 

3. 旅遊的意義是什麼?

假如獎勵本身富有意義,無論孩子是否達標,父母也該送贈;假如孩子可以在一次外遊中增廣見聞、豐富人生,卻因未能在學業成績上達標,而令自己或家人失去旅遊體驗的機會,實在可惜。有些旅程富有意義,甚至會令孩子改變,這是擁有不同能力和成就的孩子都該享有的。

 

4. 一家人相伴和同行就夠了!

對孩子來說,考試升學的壓力可能不輕,想對自己負責、又要達到別人的期望,其實家人的支持、陪伴和關懷,比成績是否達標更重要。同樣,一家人能夠把臂同遊,擁有共同經歷亦非常難得,硬將孩子表現和探索世界的機會掛勾,值得嗎?

 

延伸閱讀: 考完試啦!阿囡向學校請假去旅行得唔得?(分享於2014 June 22)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