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香港家長都知道兒童六歲前是學習語言黃金期,所以一早為子女安排外語課程,為入學面試做好準備。然而,外語是否愈早學愈好?學愈多愈好?擁有13年幼兒教育經驗的英普教育校長何潔瑜(Monica)解構家長在語言教育上的四大謬誤。
謬誤1:抓緊語言黃金期,應從小學習多國語言?
很多家長深信孩子自小接觸不同語言,學習成效更佳;但是幼兒在不同教導方式下接觸不同語言,反而會造成文法混淆,有機會導致語言遲緩等問題。
Monica建議:
六歲前是學習語言黃金期,家長應先讓孩子在此時打好語言基礎,日後更容易掌握更多語言。而且語言需要長時間訓練與練習,如只有學習沒有運用機會,該語言能力會慢慢減低,白白浪費時間。如家長想孩子學得其所,為孩子安排外語課時,應考慮該語言孩子是否有實際運用的機會及將來需要。
謬誤2:應讓孩子多看電視/平板電腦學英語?
兒童吸收力強,透過看電視兒童節目大多可以學會唱兒歌、說英文單字等,但是電視為單向性接收資訊,看太多電視或平板電腦會影響專注力和社交能力。
Monica建議:
讓孩子多聽英語電台節目或觀看英文電視節目可熟習語言標準的音節和旋律,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語言技巧,但看電視必須適可宜止,每天不應超過20分鐘。另外,建議家長為孩子建立閱讀習慣,多看書可增強孩子讀寫能力,同時亦是溫馨的親子時光。
謬誤3:外傭姐姐是練習英語好幫手?
大多外傭姐姐的英文口音並不純正,教育程度亦只屬一般,與孩子溝通只限於日常生活常用詞彙,長遠幫助不大並有機會錯誤教導孩子文法和發音。
Monica建議:
外傭姐姐應專注好照顧孩子及家務工作,如想孩子學好英文,最好還是選擇以英文為母語的專業導師及專為孩子設計的課程。
謬誤4:父母常常以英語與孩子溝通,有助加強英語會話能力?
若家長的母語並非英語,有機會錯誤運用文法和生字發音,雖然初時會見到孩子敢講英文及運用英文單字,但當孩子去到要說完整句子的階段,便會慢慢浮現文法錯誤和發音不正等問題,令語言能力「兩頭唔到岸」。
Monica建議:
家長應認識個人長處,以自己的母語與孩子溝通,將最好的傳授給孩子之餘,令彼此可以隨心所欲地表達感受,令親子關係更緊密。Monica日常亦以廣東話與三歲兒子交談,只有在看英文故事書時才說英文,而未達到最流利級別的普通話,則交給專業老師教授。
語言是人際交流不可或缺的一環,為加強孩子的雙語能力,英普教育的課程設計鼓勵以英語和普通話學習,以一個主題貫穿兩種語言。英語和普通話課堂雖然分開授課,卻不完全獨立分割;英普同時進行,孩子學會貫通兩種語言,自自然然會自行翻譯,流暢地利用雙語表達自己及與人溝通,對心理和社交發展有莫大幫助;而在學習和運用語言的過程中,孩子腦部不斷發展,有助提升心智和認知能力。
英普教育
香港銅鑼灣摩頓臺5號百富中心10樓
【特約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