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了班,有沒有覺得孩子越來越不專注?總是不能專心做功課,錯漏一大堆,讓爸爸媽媽們懷疑自己的孩子是否過動,專注力不足等等症狀,是不是該要帶他看醫生?
在香港,2013年的時候6至16歲患有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的人數大約是4萬,大概佔本港學童百分之五至六。可惜的是,其後政府並未更新數字,可見政府對此情況的關注度並不足夠。
孩子得到這個病多是先天遺傳,但是後天的飲食及生活習慣也可導致患病。如果爸爸媽媽們或孩子們有以下生活習慣,那便要特別留意:
1. 孩子想要吃糖果零食,一哭鬧爸爸媽媽便會妥協
2. 孩子喜歡吃的東西便讓他吃,從來不去了解食物的成份
以上兩項顯示太多的加工食品會令身體作用失調,小食吃堅果類就好
3. 孩子的餐具有很多顏色和圖案
顏色的來源多數是重金屬,例如鉛。
4. 會給孩子電子奶咀(即孩子一哭鬧便給他們玩手機或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
過度用電子產品會妨礙大腦正常發展,因為看電子產品是被動學習,大腦不主動工作
那麼如何判定孩子是有問題的呢?如果孩子是4-7歲之間,又有以下的問題發生:
1. 開學一段時間後,老師向家長表達孩子可能要檢查
2. 老師提出問題後,家長自己在家觀察孩子,也得出相同結論
3. 帶孩子外出時,孩子完全沒有危機意識。一般孩子到了陌生的地方會有一點害羞,會先觀察熟悉環境,但ADHD患者並不會這樣。
如果以上三項都中了,請帶孩子們去做檢查。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