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升小正式啟動,私立、直資展開招生程序,向家長舉辦簡介會。
原來不少家長都無法分辨直資與私立,到底有什麼不同?私立就是私人辦學容易理解,但為何世上會有直資小學出現,而家長都為孩子爭崩頭博入?
教育局的解說:「在直資計劃下,學校在多個範疇上享有較大的彈性,當中包括資源調配、課程設計和收生等。除了獲得政府發放的津貼外,直資學校還可收取學費,用以提供額外的支援服務和學校設施。」直資設立的目標是「使本港的學校體制更趨多元化,讓家長有更多選擇」。
名校轉直資為「避禍」?
看這樣的解讀是相當官腔,我嘗試簡單演繹。直資學校獲政府津貼,簡單而言是按學生人頭計算(按所有資助學校資助的中位數),及其他教育局資助均可申請,同時直資也可收取學費,學費由幾千至幾萬,申請加學費需經教育局審批。換言之,直資理論上是又有政府津貼,又可收學費,按道理資源應該比資助學校多,其實並非如此,因為老牌的津貼學校,若果老師資歷較深及教的班數多,老師的薪酬水平普遍較高。
直資學校原先目的是希望辦學多元化,但觀乎不少津貼名校轉為直資,或許只為「避禍」,因當年派位制度改革,津貼學校沒有收生自主而且傾向就近入學原則,所收學生質素欠保證。站在道德高地談教育,當然是「有教無類」,但學生差異太大的確會構成教學問題。故名校紛紛轉為直資,具收生自主權力,挑選合適學生入讀,形成良性循環:「學生質素高、學生成績理想、學校收取更優秀學生」。直資普遍被睇高一線,除了學校辦學理念、管理水平及自由度外,更準確描述是「學生入讀已相當叻」。
收生自主保證質素
既然如此,為何不是所有津貼名校均轉為直資?這是因著學校辦學理念,學校宗教背景如耶穌會、喇沙會等等,都以服務大眾為宗旨,認為直資未能普及、不分階層服務大眾,所以轉直資難獲辦學團體支持,例如華仁、喇沙等等;另一類是官校,當年英皇書院曾討論由官校轉為直資,但遭反對而不了了之。最後一類是受政治因素影響,直資近年被批評為「貴族化」,但凡有意轉為直資都遭校友會、舊生等反對,認為學校理念變質,今天政治介入教育的氛圍,轉直資,甚難矣。
無可否認,津貼老牌名校,尤其中學名校近年面對最大困難就是收生差異,直資面對收生差異相對輕微。相信這也是家長追捧直資的原因之一。另一家長追捧直資,是因為政府派位不確定因素,自行及統一派位階段靠關係、靠運氣,家長除了填表之外,可以做的近乎零。報直資、私立,至少都有面試,可靠努力而爭取入讀。
直資、私立、津貼水平質素各有不同,別以為直資、私立一定「正」,至少不一定合適,最顯淺的比較就是學生的家庭背景、階級,未必是學校刻意,但學生之間難免有比較。不過,論學校質素,難道有人敢說喇沙小學、瑪利諾修院學校(小學部)、瑪利曼小學、聖若瑟小學……等等及不上任何一所直資學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