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中學或小學選校,不少家長都會替孩子考慮純男校或者是純女校?
要考慮12 年中小學都選同一個性別的學校?抑或小學念「齋校」,中學又讓仔女讀回混合性別的男女校?按我非科學統計,家長來自純男校/女校的,多數希望子女能入讀男校/女校,原因除了是喜歡自己的母校外,也會認為在男校/女校念書會較集中精神。這絕對是有科學根據,按劍橋大學一項調查發現,男女一同上課,便會產生一種「孔雀效應」,男女學生的上課集中力均會降低。
孔雀效應降上課集中力
英國劍橋大學多年前一項調查發現,男女分開上課,男生於語文科、女生於理科及數學科的成績均進步顯著。
男生不會「刻意表現自己」;女生又毋須掛慮男生的追求,不會互相干擾學習,男女生的學業成績都會更理想。觀乎香港的情况,大部分男校/女校學生的成績都較優異,雖然我沒有實質的研究證據,但以自小念男女校的觀察,確有「孔雀效應」,撫心自問,當班上有心儀的女生,上課時望黑板的時間多,還是望女生的時間多?再說,當年中學期間,全班男生都是血氣方剛,面對坐在女生後面所「講」、所「玩」的過分程度,按今天的標準,早已被警方拘捕了。
在香港選擇小學,對男校/女校有多一重考慮,因為本港教育當局不單官僚,而且對男生採用的是「懲罰式課程及派位機制」。自1998 年,有家長不滿其女兒的派位,比同校成績較她女兒差的男學生,結果還要差,向平等機會委員會投訴,經調查後,發現中學學位分配辦法一直採取男女分隊,並被平等機會委員會裁定違反性別歧視條例。最後當時的教育統籌局於2002 年決定採用男女合併派位模式,香港男生的前途就此斷送了。男生天生較女生發展緩慢,是全球教育無人敢否認的事實,但偏偏香港教育局視而不見,課程着重背誦、語文,大部分男生相比起女生,仍是「低B」;再者女生待人處世、談話的成熟度,比較下來,男生仍屬「極低B」。
男生長年被比下去
派位政策落實後,不少傳統名校已被女生壟斷,包括廁所也被女生「逆權侵佔」,女多男少的失衡,已蔓延至大學,甚至AO 面試,全部女多男少,甚至女醒於男。男生長年在學校被比下去……怎算?教育局多年來有否正視過?雖說升中派位男女合隊是法庭判決的結果,但教育局總應有其他辦法去減少對男生的長年傷害,如修改課程內容,或更傾向於科學,減少語文運用等等。
即使不認同「孔雀效應」的存在,家長也需顧念,男生於男女校中,常與女生比較,自信心會否不斷受打擊?我以男女校的小學公開活動中的學生司儀為例,有多少次看到是男生做司儀?不要說小學,我當年中一時,仍有男生一到冬天仍是兩行鼻涕(真實個案),但我從未見高小女生有出現兩行鼻涕這回事,全校由老師到女生,又豈能不覺得男生是「真低B」,不過必須強調這是天生男女結構,於學習上對男生不公,男生需漫長時間才能開竅,至於之前怎樣維持男生的自信心,這才是家長重要的功課。
圖片:《對不起青春》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