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女兒澄澄開始上學以後,兩歲半的她喜歡問關於「未來」的問題。有那麼一段日子,媽媽我很害怕她的提問;還未適應學校生活的小人兒,每晚睡前總要問:「我地聽日做咩嘢?(我們明天做甚麼?)」我與爸爸互瞄一下,只有誠實地回答:「上學呀。」然後豆大的淚珠就會沿著她臉龐滾流而濕了一地,耳邊迴盪著小人兒的聲嘶哭鬧聲:「唔好呀唔好呀唔好呀……!」
失去「只有當下」的單純幸福
小人兒能掌握「時間」這個看不見的抽象概念,足見她又長大了一點。可是,認識了「昨天」和「明天」這些界限以後,小小孩就失去了「只有當下」的單純幸福,開始進入成年人複雜紛擾的世界。本來上一刻還很享受睡前故事的時光,這刻就為著還未發生的明天而焦慮了,可謂「幼年已識愁滋味」啊。
無論如何,在人世間生活,認識「時間」這個觀念還是需要的;畢竟我們活在現在,得要為過去負責、為未來準備。對幼兒來說,家庭或是學校的活動時間表,給予他們可預期的安全感、滿足了有律可依的秩序需要。所以,我還是得教孩子,理解我們口中的時間是甚麼意思。
在澄澄還未滿一歲的時候,曾經買過書攤很常見的那種紙卡時鐘,時針以薄膠片製成。可被我一掛起來,本被我撥弄好的時針卻又掉下來,很不靠譜。所以,我還是花了幾十塊錢,捧回來斗大的學習時鐘。
老掉牙的時鐘偏執
喜歡這款台灣製造的學習時鐘,就是設計版面簡潔清晰,沒有多餘顏色或其他形狀甚麼積木的來干擾學習。而且,時鐘帶有齒輪,分針和時針都可以合理地構成時間,而不會出現分針指著30但時針還正指著一個數字的古怪情況(正確的情況是時針指著兩個數字之間)。
為甚麼還要花時間教孩子認圓形上的時針分針,現在不都是電子數字鐘的年代了嗎?會認數字就懂讀出時間來,簡單呀。可是,媽媽我還是偏好時針式表達的時間,因為似乎看著長短針轉呀轉看得見時間的流逝,同時追想古代人利用日晷觀察物轉星移的情懷。當我看手機上的電子報時,我還得在腦海裡將四個數字換成時鐘的畫面,才理解現在是甚麼時候。
時間,其實就是生命,所以對如何計算時間,我有點老掉牙的偏執。況且,對小小孩來說,可以用小指頭隨意撥弄兩枝針的時鐘,不是比虛幻的兩組跳字來得更具體實在嗎。
親子衝突多與時間有關
爸媽與小小孩的衝突,多是與時間有關:到了洗澡的時間、現在是吃飯的時間、快穿衣趕出門的時間、晚上睡覺的時間……孩子的反應呢?大多是拖拖拉拉的;嚷著要先玩手上的玩具、逃跑進房裡說要自己挑穿甚麼襪子、纏著要爸媽再說多一遍故事……這些對父母來說都是熟悉不過的日常情境吧。
我理解孩子不喜歡自己的遊玩活動被打斷干擾,因為我小時候就很討厭媽媽老催我洗澡令我錯失電視正在播放的劇集內容;可是,這些「惹人厭」的生活程序總得要執行啊。「現在要洗澡了啊。」小人兒不假思索地回應:「我想玩多一陣。(我想玩多一會兒)」「那到底是甚麼時候?」
部分親子之間的拉鋸、對立和矛盾,都是因為父母太隨意亂用抽象字詞。當孩子要求爸爸來陪他玩耍、媽媽來陪伴讀故事時,我們是怎樣回應呢?「好的,我過一會兒就來。」甚麼是「一會兒」呢?一分鐘?還是半小時?只不過是敷衍的工具?當這個不確定的變數存在時,就出現爭拗和不安。
即使等待也不浪費
對幼年孩子說話,盡量具體,並且「說到做到」;日積月累,聰明的孩子就理解父母的原則和規矩是堅定的,大多會省下力氣不跟你耗。
這時候,家裡的學習大時鐘出場了。「看,現在長針指著3,當長針指著5的時候,就要洗澡/刷牙/睡覺了啊。」帶著孩子與家中真實的時鐘比對一下,似懂非懂的小人兒,就會小聲說「知」然後繼續她的玩樂。時間到了,雖然還是扁著小嘴老不大願意,但還算願意跟從爸媽的拖帶走進洗澡房或是睡房。縱然小小孩未完全看懂1至12的數字,規矩先說在前頭的話,她會比較樂意聽從。
同樣,當孩子要求我們時,我們的回答也得要具體:「我洗完這盤碗就過來陪你玩。」經驗幾次以後,小小孩學會安靜地等候你,因為她知道沒多久媽媽一定會過來抱她一把摟著她玩。
學會看時鐘,即使等待的時光,也是親子,一點也不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