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Image

"求學不是求分數"

大家都應該聽過這句話,這可能只會在烏托邦出現。畢竟在現今的教育制度下要繼續升學,成績單上的a,b,c才是關鍵。

那麼如果我說"留學不是求學位",不知道大家又會有些什麼想法?

當然是不太可能,就算我自己當時留學法國,得到學士學位都是我其中一項終極目標。

所以我會在這句話換上一個"只"字,"留學不只求學位"。

這樣除了學位外,還有什麼是值得追求的呢?

剛開始時,如果有親戚朋友投靠的話,適應期必定會縮短,因為自然有人會介紹你認識周遭環境和朋友圈子,你可能會很快適應新的生活,新生活可能會與你原本的生活模式很相似,但這種舒適的過渡期分分鐘會成為你從留學經驗中得著更多好處的絆腳石。

今次所講的是 - 語言

除非你的母語跟你留學當地的語言是一樣,否則重新適合一個新的語言環境是無可避免的。

但不難發現有不少人在外國生活了一段時間,可是對於當地的語言都未能好好的掌握,這源於其生活圈子都是環繞著與他們share共同語言,文化背景的人 (最普遍的群體是來自香港的留學生) , 就好像是換了一個環境過著類同的生活,試問在這種情況下外語能力怎可能會有顯著的提升呢?

要知道在香港除了國際學校以外,絕大部分的本地學校 (local school),即使是英文學校,實際上英文主要只是以文字形式出現,講和聽的訓練少之又少,幸好考試有oral和listening 這二項,同學們就算再不願意也要嘗試去做好。

在這基礎上,香港的留學生要在學術上要做得好,是絕對有條件的,因為無論在任何地方讀書,筆試都是主流。背課文是香港學生的強項,經過多年填鴨式教育鍛練,爛船都有三根釘,對於考記憶應該能應付自如。我也是在背課文的生活中成長的,好理解當中的運作。

在遠赴法國之前,我在理工大學讀了一個學年,主修法文和商業,每星期會有7-8小時的法文課。經過幾百小時的學習,我腦袋裡已儲存了不少法文字,預備大派用場。

現實和理想總有出入,只是沒想到這個分歧會如此的大。最初的兩個月,我就像聾和啞一般,就連最簡單的對答也應付不到。除了bonjour同ça va (how are you) 以外,我好像什麼也不明白,也不懂表達。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呢?

首先,懂得拼寫 (spell) 不代表耳朵能夠從對話中辨認出認識的字。最主要的原因是速度跟不上。如果將對話寫出來的話,就算有不認識的生字,可能也能理解80%,第一次看不懂,可以再看,反覆思考。但交談時,就不會有這麼多時間消化,當你還在理解第一句說話時,人家已說到第三,四,五句。。。這時候就算認識的辭彙再多,也不能助你繼續聊下去。就像看一齣荷里活電影,如果沒有字幕,即使我們由幼稚園就開始學英文,我們又能明白多少呢?

另外,當地人常用的字眼往往與書本上學過的不太相同,特別是在casual talk時。一句說話能有許多表達方法,當然我們絕對可以只單用一個方法表達,但當別人用其他方法表達同一意思時,我們也要有能力去理解。對話是雙向的,懂得表達,懂得理解,懂得回應是同等的重要。多說,多聽是不二法門。既然有機會到外國留學就不要浪費了這寶貴的機會。

最後想說的是口音。就語言來說,儘管大家的母語相同,口音都會因地區而異,宏觀來看就是國家性,譬如英國和美國的英文,加拿大和法國的法文,微觀一點就是區域性,好像巴黎和法國南部的口音就有明顯差異。不需刻意模仿,但能聽懂不同的口音卻非常重要,特別是在工作層面上。留學讓大家能認識來自不同地方的人,接觸不同地方的口音,在香港就算是再好的外籍老師也不會能夠提供同樣的環境給學生。

其實有誰不知道環境對學習語言有極大的影響,問題是又有誰知道學習語言對自己將來會有多大的影響。

下次再和大家分享,還有什麼其他東西是留學生值得追求的呢?大家又有什麼心得嘛?不妨與我分享一下!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