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為一百毛的林日曦讀過英國的寄宿學校,因為他有以下特徵:1,冷面笑匠,外cool 內暖;2,有哲學型的創意,不但笑中有涙,而且喜劇中展現社會現實的荒謬,用冷靜的方式表達激昂的抗議。3,懂得自嘲:在盲目崇尚「年輕」成為一種社會潮流之際,林日曦事事自稱阿叔和虧佬,卻同時又做到年輕人的娛樂偶像。
香港半年以來,有許多深層結構建築,已經永遠改變,香港年輕人告別了許多元素,包括exit 周星馳,或正在沉默下去的黃子華,而如果你覺得杜汶澤太過惹火,有點excessive,不妨注意其喜劇靈感柔蓄be water的林日㬢。
林日㬢的笑話串燒騷雖然尚未至於十二場的紅舘(而且我也有點懷疑,香港以目前的氣氛,即使他擁有如此市場實力,紅舘會不會接受他的操場申請),但麥花臣球場、伊舘、APA,這個層次的平台已經夠廣濶熱鬧。
因為九十後的香港人,在千禧和九七回歸的動盪之中,經歷了水裏來火裏去的Character-building ,到了今日,得到了某種血與火的pay-off,而我們都覺得,林日曦本人也經歷了同一樣troubled 的性格成長。
林日曦的100毛,不是許冠文在香港社會歌舞昇平之中build up 的雙星報喜,他曾經受到民建聯蔣麗芸的無情嘲諷:「你本雜誌仔就釘啦。」
結果,100毛在香港上市,獨創文化奇蹟,而且股價一度上升超過蔣震家族的公司。
為什麼我說林日曦像Boarding school-boy ? 因為他的表演夠philosophical。例如,他提出一個主題:「防禦性悲觀」,指出社會太多盲目樂觀的人,以為悲觀是一種缺陷,但是悲觀主義者往往是成功人士,因為他們對結果,從來不會投射不切實際的期望。他們已悲觀來激勵自己上進,或者至少能趨吉避凶。
悲觀主義者是更可以成功的。譬如,身為父母,對香港教育的前景絕望與悲觀,才會立定決心將子女趁早送去英國。將子女送出去,就是讓他擁有一個更遠大的人生前途。此下一代的成功,如Stephani Kuo,在耶魯修讀戲劇,不必回來香港,end up 在美國紐約的主流舞台,而且活得比上一代更有尊嚴。
林日曦的麥花臣球場舞台,一點也不輸過倫敦的West End,因為今日世界的焦點在香港,而且在可見的一段日子,香港會是明日世界的幾個主角之一。
所以讓我們做一個快樂的悲觀主義者,唯有悲觀的父母,將來才有幸福的子女。正如年輕時就學會悲觀的林日㬢, 用充滿寄宿學校風格的Sophistication,在這種風雨飄零的眼淚季節,帶給我們可貴的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