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孩子別輸在起跑線,港爸港媽們從孩子呱呱落地的一刻已經開始擔心:該為孩子報讀怎樣的幼稚園?傳統街坊幼稚園能否提供優質教育給小朋友?幼稚園是否越貴越好?今集今次薯片叔叔21世紀教育網上聊天室邀請了耀中幼教學院校長袁海球以及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首席教授鍾杰華,一起探討何謂優質幼兒教育、如何選擇幼稚園以及21世紀幼兒教育的發展路向。
更多文章:幼兒教育疑難逐個解 家庭教育重要 為子女贏在起跑線
更多文章:專家推介3個在家學習活動 有助腦部發展!
何謂優質幼兒教育?
鍾杰華教授指,根據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定義,優質教育包含以下四個元素:
1. 優質學習環境,包括情緒及社交發展環境;
2. 師資培訓,幼師應該有一個好的晉升階梯;
3. 校長及學校團隊如何制定資源運用優次;
4. 充分照顧幼兒差異,尤其是有特殊需要及多元背景的小朋友。
袁海球教授補充,除了上述四點,優質幼兒教育還有兩個重點,包括是否以小朋友成長為焦點,以及家長的參與。他分享,自己平時到茶餐廳吃早餐時也會經常聽見附近的家長食客聊天,他們通常關心的話題是「功課多不多」、「老師教得好不好」等,袁教授就覺得「其實課程、學習這些是很重要,但是你發覺更重要的是,你不能因為他多寫幾個字,代替了他整個成長。」
選校要視乎教學重點、孩子興趣
有家長會擔心街坊幼稚園未能提供最優質的教育,怕經濟條件決定了孩子的教育質素。鍾教授指,家長在選校之前要先了解孩子的興趣,根據他們的喜好選校,「入學前帶小朋友參觀學校、見見校長,家長自己也先參觀學校再去選擇。」坊間的幼稚園種類繁多,有森林學校、國際學校,「真的要視乎小朋友是否喜歡,還有與未來小學的連接、是否適合未來發展。」
21世紀幼兒教育重軟技巧 IT科技應用
21世紀的教育充滿著挑戰,其中就是各行各業的轉營,科技發展的迅速,也促使教育界要不斷求變。鍾教授認為踏入21世紀後,軟技巧的學習尤為重要,包括溝通、團隊合作、影響力、自我管理,以及解難能力。他引述美國一項追蹤研究,其中一組參與研究的小朋友參加社交情緒課程,另一組則沒有,研究發現有參加社交情緒課程的小朋友長大後的領導能力、溝通技巧和職業發展都相對較優秀,相反沒有參加課程的研究對象在青少年時期的犯罪率相對較高。此外他認為應該鞏固幼師IT應用技巧,善用科技提升教學質素。
在有限的空間讓孩子自在玩樂、探索
袁教授認為選學校時要留意學校是以課程、孩子能學到多少知識和技巧為賣點,抑或很著重小朋友的成長,給予足夠空間他們成長,譬如學習空間、想像空間、玩的空間。校園空間未必要很大,但是否安排足夠的遊戲時間和有關配套才是重點。曾俊華回憶,自己以前在紐約讀中學,當時一班二十多人,也是很擠迫,但如何在有限空間讓學生發揮無限的創意和想像,其實很視乎老師的引導。
創意運用校園空間 共用空間為另一出路
曾俊華提出,現時香港中小學的課室設計過於標準化,與19世紀無異,但踏入21世紀、隨著學習模式的改變,空間的設計也應與時並進。袁教授認為創意使用校園空間是一個關鍵,很多時校園空間的運用都是交由建築師決定,但該建築師不一定知道如何設計課室間隔才能為幼兒締造更多空間。
鍾教授提出「區角」的概念,每個幼稚園課室可分為數個不同主題的學習區,「如果幼稚園的同學都玩過一遍了,就可以更換主題。」
曾俊華認為,雖然香港的校園空間有限,但共享空間是一條出路。他與不同校長討論過,大部分人的考慮都是與保險有關,他認為這些都是政府可以輕易解決的技術性問題。鍾教授亦認同共享空間的想法,建議幼稚園可以嘗試向鄰近中小學、私人企業或商鋪借用空間,或者善用政府的休憩公園進行教學活動。
推動優質幼教 各持份者需良性互動
如需在香港推動優質幼教,社會各方包括政府、教育機構、家長以及學生需要如何配合?袁教授認為各持份者恰如其分扮演好其角色,就可以產生一個良性互動,推動大家轉變。鍾教授建議不論政策制定抑或課程規劃,都需要有一個平台讓各持份者一起討論和交換意見,創造更多空間去思考5、6年後的教育走向。另外他提出幼師的薪酬制度需要進步,有清晰的晉升階梯,讓有心有力的老師留在行內繼續發展,方有助推動優質教育。
曾俊華強調優質教育是小朋友權利,教育亦是社會最有回報的投資,因此為了讓優質幼兒教育普及化,各持份者都有責任保持互動關係,推動幼教的進步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