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Image

普遍香港學生的發問技巧偏弱,甚至連基本的溝通技巧亦頗為遜色,主要因為香港的學制較注重學術,上課均由老師主導,學生只需聆聽並接收知識,加上考試甚少評核溝通能力,學生容易因為害怕羞於人前而抗拒發問。

然而,根據我作為教育顧問的經驗,良好的溝通技巧是培養學生全人發展的一大關鍵,而要培養孩子的溝通技巧,家長先要懂得發問,訓練孩子多角度思考和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習慣了這個模式後,孩子亦會自然學習這些發問技巧,用於課堂及日常生活上。我們建議家長透過以下三個發問技巧從小培養孩子:

1. 多運用開放式問句

受文化及教育制度影響,香港家長習慣問封閉式問句(Close-ended question),學生需要回答的答案只有「是」或「否」,這類問題主要用於測試學生的知識水平,香港學生非常擅於回答。然而,開放式問句(Open-ended question)才真正能夠啓發學生思考,推動他們自己去尋找答案。
舉個例子:
「電話、電腦屏幕等電子產品,是否長方形的呢?」
「為什麼電話、電腦屏幕等電子產品都是長方形的呢?」

以上哪個問題能引發思考呢?答案不言而喻。

2. 發問時定立預期的答題目標

在問孩子「為甚麼」的同時,家長不妨設立一個目標讓孩子去達成。承接上一點的例子,家長可嘗試將問題改成:
「為什麼電話、電腦屏幕等電子產品都是長方形的呢?試說出五個原因。」

如果問句沒有後半部分的答題目標,學生可能思考一個原因後便認為已經達成期望,因而停止繼續思考,但當問題定立了預期的目標「試說出五個原因」,便能引導他們思考得更深遠,發掘更多角度。

3. 多問天馬行空的虛構問題

不少知名學府的入學面試都會問一些假設性問題,目的是希望考驗學生的臨場反應,看看學生能否理解問題的意思,並在回答的過程中有邏輯和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突顯自己的專長。

「如果要邀請三個人與你一同用膳,他們可以是仍然在生或已經去世的人物,你會邀請哪三位呢?為甚麼?」

如果學生不習慣面對這類問題,容易因一時不知所措而抗拒思考和回答。所以家長平日不妨多問孩子虛構而值得思考的問題,鍛煉孩子的邏輯思維和反應能力。

目前全球教育趨勢愈來愈重視的探究學習(Inquiry-based learning),就是巧妙的透過發問技巧來訓練學生,令學生懂得運用適當的方法搜集資料,深入了解後,發掘特別的觀點與角度,從而發展創新思維,增強自信心,對日後升學面試及工作處事極具幫助。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
{"PROD":"ek","CHANNEL":"\u6559\u80b2\u738b\u570b","SECTION":"article_detail","CAT":"\u6d77\u5916\u5347\u5b78","SUBCAT":"","SUBSUBCAT":"","SITE":"image.edu-kingdom.com","CONTENT":"C","L":"TC","UID":0,"PLATFORM":"web","TITLE":"\u5bb6\u9577\u8981\u5b78\u7684\u4e09\u500b\u767c\u554f\u6280\u5de7 - \u5e6b\u52a9\u5b69\u5b50\u63d0\u5347\u6e9d\u901a\u80fd\u529b\uff01","CID":9214,"PUBDATE":"20180904","AUTH":"Jennifer Ma\uff0dARCH Education","KY":[],"SOURCE":""}